据说项羽起兵江东反秦,后与刘邦争霸,被刘邦打败。因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而在离长江不远的乌江亭自刎。那么,“江东”究竟是什么意思,指什么地方呢?
“江东”即“长江之东”。唐末五代丘光庭《兼明书》卷五“江东”条下云:“按,古人称江东皆谓楚江之东也。”这里说的“楚江”即长江。战国时期,特别是楚灭越国后,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在楚国的版图内,所以这一带的长江也被称为“楚江”。项羽起兵江东,就是打着“楚”的旗号,人称西楚霸王。“楚江之东”就是“长江之东”。相对应,“长江之西”就是“江西”了。
《资治通鉴》中有“江西”之名。该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记载,献帝建安十八年,“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兵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胡三省对“江东”“江西”的名称进行了解释,他在《资治通鉴》注说:“大江东北流,故自历阳(今安徽和县)至濡须口(今安徽无为)皆谓之江西,而建业(今南京),谓之江东。”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则说:“盖大江自历阳斜北下京口,故有东西之名。”这里的京口即为今天的江苏镇江。长江从历阳到京口,基本上是西南——东北流向。所以,从今安徽和县到江苏镇江的这一段长江就成为划分自然地理单位的一个标志。在这一段长江以东就是江东,这一段的长江以西就是江西。
在古代,“江东”主要是吴国、越国的地盘。《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在这里“吴越之众”与“江东之众”相并列,说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吴越和江东的地理范围是重合的。
事物的名称往往有自称与他称的区别。“江东”是当时南方吴越人的自称,而北方多称这一带为“江左”。“江左”是北方人对南方江东的一个他称。“江左”的得名实际是站在北方人的地理位置上,对南方江东地区的一个观察。
当代人看地图以地图的左边为西、右边为东,其实这是来自西方的地理传统。在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因此许多规章制度是从北方人的角度来制定的。北方人看南方时,其左手就是东面,右手就是西面,这和当代人看地图正好相反。北方人看江东,在其左手,故而就是“江左”了。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讲蒋干愿游说江东的周瑜来降,于是对曹操说:“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曹操是北方人,故视江东为江左。这一北方的命名传统后世一直延续。《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记载:“社稷绝祀,元帝初镇江左……”句中的“江左”指的也是“江东”。“元帝”即东晋的第一位皇帝司马睿,司马睿本是北方人,因而也是视江东为“江左”。而项羽本来就是南方的江东人,所以《史记》卷六《项羽本纪》中称“江东”,不称“江左”。史书上只有“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无“无颜见江左父老”的表述,就是这个原因。
作者:宣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