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回老家,一天,见母亲坐在堂屋沙发上,正聚精会神地捧着一本书在看,遂心念一动,用手机拍了几张母亲看书的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并写了一句打趣的话:86岁的母亲,每天认真学习,以书为伴。未曾料到,朋友圈立时点赞、好评如潮,就连本人也跟着沾光受赞。“有其母必有其子”“有母之爱学,必有子之才华”,云云。
母亲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在同龄的农村妇女中算是“文化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年轻时是极少看书看报的。也难怪啊,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带着我和妹妹们为了谋生,一天到晚难得有空,哪有时间和闲情去看书读报呢?现在,母亲老了,做不动工了,闲暇时间一大把,每天就看看书。
别看母亲年岁已高,看书都不用戴眼镜,乡亲们都夸她眼睛好。有一次,村里一媳妇站在十米开外跟母亲打招呼:“婶婶,你看书看得字清么?”母亲笑着说:“看得清呢!”待那人走了后,母亲却问我:“刚才这人是哪个呀?”我告诉她是××的老婆,母亲有点难为情地笑道:“看我这眼睛,别人还讲我视力好。”母亲似乎与别的老年人老花眼睛不同,她看书上的字没问题,但看远处就不行。
母亲看书几乎不换书,一本书被她翻来覆去看了好几年。有一天我问她老人家:“这本书我见您去年就在看呀,怎么今年还在看?”母亲笑笑,说:“反正看了也不记得。”在我的认知中,母亲应该有很多字不认得的。我问:“这书上的字您都认得么?”母亲回答:“大多数认得呢!只有少数的字不认得。”
我问母亲读过几年书,母亲就跟我讲了她读书的经历。母亲读书启蒙的老师是我小舅,那时,母亲和我大舅的女儿(比我母亲只小一岁多)在家里由小舅教认字,这样差不多有两年时间。后来,母亲和表姐在私塾读了两年,再后来在初级中学又读了一年多。这样算来,母亲顶多算是高小文化,能够认得这么多字,确实很难得了。
母亲不仅白天看书,晚上也看。在老家时,天刚黑下来,母亲就会关上堂屋大门,回到自己房里,洗漱后就坐在床头看书,晚上八九点就睡觉。我担心老家晚上灯光不亮,看书不便,母亲却说看得见。我跟她老人家说,您可以看看电视啊,但母亲说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我猜想,母亲看电视大概是怕麻烦,要开、关、调频道,声音也吵得很,不如看书随意而安静。
母亲在长沙我这里小住时,我们去上班了,她一个人几乎不出门,在家也是看书。以前,父亲还在时,尚还有个说话的伴,父亲走后,母亲在我这里就只有与书为伴了。我常想,假若母亲不爱看书,她老人家该怎么打发这寂寞孤独的时光呢?我为母亲有这种看书的爱好而庆幸。
我知道,母亲看书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因此,我也就尽量找些话和她聊聊天,但毕竟可聊的东西有限,尤其是现代人手机在手,总时不时想打开去瞧瞧和玩玩。当我和母亲没聊天的时候,家里寂静无声,母亲看她的书,而我却在看手机。每每,当我将目光投向旁边的母亲,见她老人家双手捧书阅读的认真样子,我就有一种羞愧、心虚的感觉,自己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