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回乡下老家,适逢父亲正在翻耕一块空地,准备种些时令作物。我来到地头,只见父亲一手扶着犁把子,一手执鞭,口中还不时喊着“驾”“吁——”。
“驾”是催牛快走的吆喝,“吁”是提示牛停一停的吆喝。这两样吆喝根据犁刀入土的深浅和犁耙行进的难易使用。如果犁刀入土深浅合适,行进顺畅,操作者就会行“驾”令,催促牛走快些;如果犁刀入土太深,牛拖犁费劲,行进困难,速度慢,或者到了田墙地头,需要提着犁耙调转方向,操作者就行“吁”令,以告停止。
地翻好后,父亲随即又将耙套安在牛脖子上,继续驱使牛拖耙将翻出的土块耙细、耙平。一块接近2分(我们那儿的计量方法是8分1亩,10分1斗)的耕地,从犁到耙,父亲用不到两小时就操弄完了。
老家位于丘陵地带。丘陵地带,无论是田还是地,位置都是高的高低的低,形状也不规整,这样的地形地势决定了耕作实行机械化很困难。正因为这样,时至今日,我们那里翻耕田地仍然采用牛拖犁耙的原始操作。
我45岁之前都是在乡下生活的,对使牛犁田耙地有着非常清晰的记忆。父亲犁耙耕地时那熟练的把式,那一板一眼的吆喝,勾起了我对自己二十几年前学习使用这犁耙的回忆。
犁的使用,有两项特别值得讲究:一是操犁时选择在田地的什么位置开犁。位置没选好,会拖累牛和人走空圈,浪费时间,牛和人都会受累;位置选好了,牛可以拖着犁恰到好处地走完田地的边角位置,不糟蹋一点功夫,牛和人还都轻松。二是犁刀入土的深浅。犁刀入土深了,牛拉犁费劲,有时甚至根本拉不动;犁刀入土浅了,翻地的要求达不到。
年轻时,我也干过一些犁田耙地的事。记得我第一次操犁时,由于开犁的位置没选好,浪费了许多冤枉工夫不说,人也累得够呛。学习开犁,我前后花了好长时间,最后也只是勉强学会操作。
学习耙地,我的囧事更多:有一次耙地,由于地里翻出的土块不平,牛拖耙走得快,出现了颠簸,我从踩踏的耙架上歪倒了下去。又有一次,一块才1分多的地,我耙了半天,最后居然将不少土拖到了地中间,垒成了一个土丘,原本平整的地,叫我捯饬得变了形。还有一次,因操作不熟练,连牛带人都被逼到了地角落,费了好大力气才退出来。每每出现这样的情形,我都感到十分尴尬,觉得自己笨到了家。
犁发明在商朝,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普遍使用牛犁耕作,至今已有两千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耙的出现相对晚些,是明朝时候由形状相似的农具改进过来的,至今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犁和耙,曾经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符号,甚至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没有推行机械化耕作的条件下,会操持犁耙,对于庄稼人来说也算是一项技能。如今,社会虽然发展进步了,但犁耙的作用还在继续发挥,这不仅是对生产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对农耕文明的一种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