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表姐家做客。
今天给你们做个麸子肉,好不?表姐很好客。我老婆怕肥肉,有些迟疑。
我做的麸子肉肥而不腻,保证好吃!表姐打消老婆的顾虑。
麸子肉又叫粉蒸肉,湘潭麸子肉,正宗的湘潭味,是过去逢年过节、贵客临门、插田扮禾时许多人家必做的大菜。
表姐买来一斤多五花肉,将肉洗净、切块,拌上酱油、盐,腌一下。接着,把糯米小火炒得微黄,糯米放凉。将腌的肉块与糯米混合,加八角、红曲粉,撒适量豆豉,兑水,充分搅拌。一切就绪就高压锅蒸个半小时。打开来后,搅拌均匀,再蒸半个小时,大功造成。揭开锅盖,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五花肉里的肥肉全部蒸融,糯米完全吸收猪油的香气,夹上一筷送入口中,味道好极了。
中午的餐桌上摆了满满一桌菜,一盆麸子肉自然放在桌中主菜的位置上。这一习俗体现主人家对客人的盛情和诚意。
你们知道吗?我们队上的“秀才”就靠一碗麸子肉娶了五妹呢。表姐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原来,表姐队上有户人家,连生了六个女儿,人称“六朵金花”。其中五妹长得胖一些,是正宗的湘潭“砣砣妹子”(湘潭曾流传两句介绍本地特色的“顺口溜”:“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随你挑”)。在六姊妹中,五妹是个“假小子”,猫弹鬼跳的(湘潭方言,活蹦乱跳、不受约束的意思),最喜欢跟伢子(湘潭方言,男孩的意思)一起玩,爬树、打板、滚铁圈(这两项是过去湘潭男孩常玩的游戏)。
有时,她妈妈骂五妹,一个妹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天到晚不落屋(湘潭方言,回家的意思),长大了看哪个男的敢要你。五妹嘴巴噘得老高,回敬她妈:我不嫁人!我要跟你一辈子!弄得她妈哭笑不得。
由于家里穷,五妹没读多少书,小学没毕业,她就辍学了。五妹天资聪明,力气大,会干农活。成年后,插田、扮禾,样样在行。抬扮桶、打车子(土车) 、担谷子,男劳力干的活,她拿得起、放得下。她的工分和男劳力一样高。
到了十八九岁该恋爱的时候,许多人给五妹做媒。可那些媒人介绍的男孩,五妹一个都看不上。
后来,大家看到五妹跟队里的“秀才”走到一起了,大跌眼镜。“秀才”是村上代课老师,工资低,文质彬彬,弱不禁风,不会干农活。家有一个老娘,长期卧病在床。他家是队里最穷的人家之一。
什么情况?队里的堂客们“抓”住五妹“审问”。
“秀才”做的麸子肉最好吃。五妹脸红红的,有些答非所问,有些害羞。
他做麸子肉给你吃?堂客们眼睛瞪得溜圆,不相信“秀才”家有钱称肉吃。
最着急的是五妹她娘。你要嫁他,你图他什么呀?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屋里还有一个“病壳子”娘!
我就要对(湘潭方言,处对象的意思)他,我养他!五妹绝不妥协,把她妈气得半死。
最终,五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秀才”。“秀才”一碗麸子肉对个老婆的故事也在村里传开了。
五妹现在过得怎么样?我问。
好啊,有一对崽女,事业有成。“秀才”后来转了正,当了校长。去年退休了。
五妹当年到底图“秀才”什么呀?我追问表姐。
五妹跟我是闺蜜。她说,“秀才”人好,孝顺,有文化,就像麸子肉一样,实在,有料。
吃着麸子肉,喝着米酒,听着表姐讲的故事,有点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