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铺,它与学前水、河口河、河口村和塔光一样,记录城市历史,留存于府城悠久的城市文明之中。如今,学前水消失了,河口河也已改名为美舍河,只是河口村、塔光和米铺仍然保留着历史的名称。正是这个名称,忠实地记载着海口琼山府城的历史往事。
任何文明载体都离不开人的文化活动,离不开人的生存环境。美舍河孕育了历史文化名城,滋润了海口城市文明,滋润了府城市民的生存历史。美舍河,古时称龙潭水、学前水、河口河,这条河流纵贯海口南北,曾经是宋、元、明时期琼州府治的黄金水道。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琼州府治从“旧州”迁移到现址,就是由于南渡江从河口村分出了支流美舍河。否则,琼州府治不可能迁至府城。完全可以这么说,府城之所以成为海南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就是因为南渡江与河口河的千秋德泽,万代滋润。
北宋初年,府治搬迁,河面开阔,河道通畅,航船往来,商旅集聚,热闹而繁忙。远处,琼州府治的衙门檐牙高啄,车水马龙;周边,房舍鳞次栉比,炊烟袅袅;近处,河口河的两岸,绿树如屏,美不胜收。河中,风帆高张,“海上丝绸之路”的货船直达府城东门。在大学士丘濬的笔下,作为琼州府治的外港——神应港,“帆樯之聚,森立如竹”。
明代,知府张桓曾拓宽河床,加深水道,使河流畅达;乾隆初年,道台潘思榘因势利导,新开河道,清淤引流,厥功甚伟,被百姓称之为“潘公河”。后来,琼州巡道德明筑闸门,解决了“潘公渠半就半淤,灌溉无资,舟楫不通”的难题,被称为“德公闸”。
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琼州知府每年拨出500两银子,作为疏浚河道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知府对河道畅通的高度重视。然而,城市建设,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到了清代后期,河口河逐渐淤塞,舟楫难以通行;民国时期,河流已无法通航。
美舍河流过天地玄黄,流过宇宙洪荒,流到了现今城市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流到了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新时期。生态修复使“岸新水清地绿”,让城市更干净,让百姓更宜居,让美舍河两岸更美丽。讲海口故事,传琼州声音,不能不讲美舍河的前世今生。
《正德琼台志》记载:“学前水,在城南,源自西湖,流经旧县学前,达此为府、卫、县及二儒学明堂,至学前潴聚,呼为南湖。宋人浚河导流,东经番旦村达大江入海,其支分流绕城东流至龙岐。古通番舶,元初,闽浙商舟皆入至城下。今漫塞成田,耕者于深泥中时获棕缆。河口河,在郡城东门外。国朝弘治间,知府张桓因乡老唐正等建言,买民田引河口溪水透村,直抵城壕,河面俱阔一丈二尺,以便属县粮运。”记载的是明代的史实。
郡志记载,“宋人已浚河导流,海水经番旦村达大江入海”。郡志还记:“古通番舶,元初,闽浙商舟皆入至城下。”后来,“直抵城壕……以便‘属县粮运’。”显然,郡志所说的“直抵城壕,河面俱阔一丈二尺,以便‘属县粮运’”是明代历史事实。
《道光琼州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指挥孙安、张荣相继偕府官用土石增筑,自西北至南隅,增广六百丈,高二丈五尺。为门三,东曰‘朝阳’,南曰‘靖南’,西曰‘顺化’,各建敌楼。城北无门,亦建曰望海。南临大溪,每有涨溢之患,乃筑长堤以为捍御;引溪为濠,东城下达抱伦村。”史志证明,府城东门城墙始筑于明洪武二年。
当年,府城城墙兴建,所需人力增多,消耗粮食也增多。《琼山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琼山有14932户,82143人;永乐十年(1412年)有18397户,87613人。琼山这么多人口,70%以上聚居在府城,这么多人每月所需粮食委实不少。
于是,河口河边自然而然衍生出露天的卖米地摊。随着大米需求量的增大,周边逐渐聚落成圩,修建起卖米的铺子,命名为“米铺”,还成了街道。于是,这个名字便世代流传下来。这处历史地名的存在,说明了明代米铺作为集市卖米的鲜活的历史事实。
2023年7月31日,笔者寻寻觅觅,找到米铺社区,与居委会负责人了解社情。该负责人坦言,听社区八十多岁的老人讲,早年“浚河导流”,米铺自然形成一个渡口,往来北冲溪一带船只,专门运销农副产品,逐渐形成市场,主要卖米,明代有十几家米铺。
有这么多家米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现在,河口河已改名为美舍河,早在清朝末年,河道已经淤塞,不再通航。然而,由于米铺农贸兴旺,已经形成市场,所以一直存留下来。早在宋元明时期,这处农贸市场有“海上丝绸之路”船只抵达,形成粜米市场。
当年,苏东坡曾经慨叹,“北船不来米如珠”。料想,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流通,北船是不会无视市场需求而不来的。如今,这里属于金鹿农贸集市,大约有200多家店铺经营,可说规模也不小。但是,原先的米铺码头消失了,消失在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