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每逢七夕,各地一般都要吃“巧食”。早期人们用各种米豆一起煮粥而食,称为“糜粥”。到了三国时期,北方大部分地区流行七月七日吃汤饼,晋代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黍为珍。今北人唯设饼,无复有糜也。”
唐朝时,人们会在七夕这天晚上举办宴席并食斫饼。斫饼实为切开食用的面食,众人一同体验分享的乐趣。宋朝时,民间出现了七夕夜食煎饼的习俗,《岁时杂记》和《皇朝岁时杂记》对此都有记载:“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民间普遍于七夕之夜食用巧果、花瓜。巧果又名“七夕果”“乞巧果”,款式极多。一般做法是先将白糖放进锅中加热,化为糖浆,然后加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放凉后切块,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将巧果做成与七夕传说有关的各种花样,并在乞巧时拿出来,与姐妹们相互比看分享。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称这种巧果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状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后来,民间艺人雕刻出专门用来做巧果的模子,常见的图案有莲蓬、桃子、老虎、鸣蝉等,造型十分丰富。花瓜,则是雕成奇花异草或在外皮上浮雕图案的瓜果。一些地方的年轻姑娘则携带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合称“五子”)同拜织女,祈求获得智慧、巧艺和美满姻缘。
七夕恰逢暑热季节,人们都喜欢吃清凉爽口的食物,因而许多地方有吃“巧芽面”的习俗。用清热去火的绿豆芽炒肉丝,做成汤汁,浇在过水凉面上,就成了七夕“巧芽面”,既简单又美味。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七夕食俗也存在差异,很多地区会在七夕这天吃饺子、馄饨、面条和油馃子。在河北雄县等地区有宰杀公鸡的习俗,寓意若无公鸡报晓,牛郎织女便可永不分离;在福建一些地方,人们要吃巧芽汤,亲朋好友之间还会赠送蚕豆;江苏南京一带则要吃江米条,祝愿生活甜美……总之,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了人们对心灵手巧、生活美满的热切期盼。
作者: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