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里,我回到了故乡徐闻竹山。
连续下了几场透雨,原野一片葱绿。五色梅在地角田头灼灼开得十分的耀眼;鹩哥和云雀欢叫着一荡一沉,优雅地起起落落。
那边坡岭明丽的阳光中,一位头戴草帽、手舞枝条的老汉赶着一群黑山羊,悠悠地唱着雷州歌:
“穷则思变立志做,开辟富途通山坡;
种果种菜种蕉子,悠悠然然来放羊。”
啊竹山,我最为魂牵梦萦、心灵最为贴近的地方!我和这山这岭、这村这人,互为记忆,互为亲人……
竹山,位于徐闻县城南约9公里处,三面环岭,如抱金盆,村南离海只有一里多远,琼州海峡明净蔚蓝的一湾海水蜿蜒曲折而来,青波碧浪环村绕岸而去。
这片海,真美!风平浪静时候潮平如镜,波光粼粼,倒影如画;夕阳西下时漫天红霞,渔帆片片,海鸥翔集;站在村边的海滩上,可以遥望海峡对面海南岛逶迤的五指山、海口市春笋般挺立的楼房……退潮之后,将近两平方公里面积的海滩,星辰般布满了赶海的大人和小孩,他们捉鱼虾、抓海蟹、打蚝子,这是竹山人饭桌上的美食,也是他们乡村日子的惬意时光。
进村后我沿着平坦的村道,漫步徜徉。
只见村中楼房栉次鳞比,村前棚舍停着几辆南菜北运的卡车,村民忙着往上装韭菜、通菜;树下、铺头闲聊的村人抬头微笑地看我,儿童骑着单车跑上跑下,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问我“客从何处来?”
我拨通了杨运和的电话。他原是南山镇副镇长,已经退休好几年了。
在杨运和引领下,我踏入久违了的竹山杨氏宗祠。这座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古建筑,造型风格与布局极其考究:前有书房塘、花园,四周有石道、门楼;祠堂为三进四合院,首进是三开间前厅,门有一对联曰:“竹立并瓜绵世德作求清白传家来电白,山明还水媚地灵钟毓徐阳聚族冠雷阳”,两侧立莲花瓣纹抱鼓石一对;进大门便见一幅屏风,棂窗上题“尊祖崇德,敞怀凛然”,翘首以望,又见梁上题有“咸丰十年始建”字样;二进为文昌阁,又称书房,为二层一开间,梁脊有鳌鱼桃、雀桃、凤完桃;三进为正堂三开间,中挂有孔子像,两厢皆为清代学斋课室形制的讲堂,可以遥想当年族中子弟摇头晃耳启读开蒙的模样。
“我们竹山村,是一块福地呢!”遐想中,杨运和微笑着扯起了话题。按辈份,他应当叫我叔。不过,我并不在竹山居住过,回来也少,对他所说的这块福地,他自然了解比我多。
“尊师重教是我们竹山村人的历史传承,据‘竹山杨氏族谱’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竹山村就办起了学堂,其中出类拔萃者不胜枚举,曾出现过‘八士同科’的盛事。”
当过多年乡镇干部、有着庄稼人黑里透红脸色的杨运和,条理清晰地侃侃而谈。他的叙述让我在致敬过竹山的先祖前贤之后,穿越历史风云回到时光呼应的现代。
竹山村有500多户、2600多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的书香启后的文化传承,也在这里继往开来:从清代国学士,到黄埔军校学子,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毕业的各类人才,如大海星辰,若出其里。
告别杨运和等人走出杨氏宗祠的时候,竹山小学下课了。一大群身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的男生女生,在五星红旗高扬的广场欢乐地玩耍着;淡淡的炊烟伴着夕光霞彩袅袅地升腾……一阵恍惚后,我似乎回到了童年,成了竹山的一个孩子……
作者: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