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一个山村,我从小陶醉于山野的烂漫里。春嗅花,夏观树,秋捡叶,冬赏雪。
儿时村里没有幼儿园,上学需到十几里远的外乡小学。我慢慢长大,渴望认字识图。邻居爷爷家里有书,但不多,且大都是大人看的。我不识字,只能在书里的插图上觅得一点儿内容的梗概。比如《半夜鸡叫》里,我看见了藏在鸡窝里学鸡叫的尖嘴猴腮的周扒皮。再比如《神笔马良》中,我看到了活泼可爱的马良手拿亮光闪闪的大画笔。周扒皮猥琐尖刻的形象让我恨得牙痒痒,马良的聪明可爱让我欢喜得不行。
渐渐地,书中插图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了。每每跟着母亲走亲戚时,我都喜欢搬着板凳看炕头墙上贴着的年画。那些年,乡间流行贴年画,除了胖娃娃之外,比较受欢迎的是连环画形式的彩色年画。贴在炕头墙上,既给土墙增加了美感,又带来一些文化气息。我最喜欢看那些连环画,图片精美,故事动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女驸马》,女主人公身穿红色状元服,头戴状元帽,红红的脸蛋、弯弯的眉毛、小小的嘴唇、甜甜的笑容,我记住了她的美,也记住了她的善良与抗争。
七岁时,我随着当老师的父亲直接上了小学一年级。虽没上过幼儿园,但由于在家时常看书中插图与连环画,我也识了一些字。学校在乡村,还没有真正的图书馆,但时常会从县教育局拉回一些图书。拉回的图书有高年级的阅读书目,也有低年级的漫画书。每每新书运回来时,我就拉着父亲一起去存放图书的屋子翻阅。一大堆书尚未归拢好,散放在几张拼起来的桌子上。乡村的教室很低矮,泥墙土屋,檩条可见。木质窗户没有玻璃,窗框上钉着塑料布。黑黑的低矮的教室,有了这些色彩鲜艳、飘着油墨香的书的存在,瞬间变得高大明亮起来。我的心也莫名地兴奋起来,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激动充溢在心田。突然想起父亲告诉我的四个字——“陋室不陋”来。
晚风拂过,窗外树叶沙沙作响,虫儿在草间低鸣。室内灯泡低垂,发出红红的亮光。我坐在父亲办公室小屋里的床上,翻看着漫画书。书中那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小朋友浓眉大眼,神采飞扬。他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与白色短袖以及绿色的短裤相映生辉,洋溢着活力与朝气。我那小小的心里萌生出无限憧憬,想象着自己加入少先队的快乐情景;书中那救火的少年英雄赖宁脸上坚定的神情,让我心中既感动又佩服……夜已深,我毫无困意,翻书直至睡眼蒙眬。搂书入眠,书中那精美的画面随我入梦。
我认字越来越多,能看的书也越来越多。但我依然喜欢漫画书,喜欢那纯美的画面、精彩的内容、崇高的境界。那时,漫画里,天蓝蓝,山青青,草绿绿,水盈盈;那时,漫画里,男生阳光帅气,女生秀气文静,老人慈眉善目,小孩活泼可爱。在漫画里我了解到抗日英雄的顽强不屈,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漫画里,我知道了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当心存感恩,要学会回报……
儿时精美的漫画,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让我鉴古知今,了解了更大更广的世界。也是漫画,让我单调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懂得了真,理解了美,学会了善。
作者: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