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盈满希冀,充满生机和活力。坦荡如砥的黑土地上,绿油油的禾苗婆娑起舞,垄齐苗壮。祖祖辈辈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农家,见苗三分喜,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看着垄垄齐全的禾苗,农民的心里乐开了花。
徜徉在田间,嗅着久违的泥土香,望着翠绿的秧苗,作为农民的后代,我心里感到丝丝惬意。我生于黑土,长于黑土。伴着人、马、鸡、狗、猪,我的童年开始了,和黑土地上造就的这些众生长相厮守。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他是带着对黑土地的眷恋与不舍离开了他钟爱一生的土地。记得有一年,为了种好玉米地,父亲投入了很多钱购买种子和化肥,全家人就期待着小苗齐全,当时公社和大队在广播的大喇叭里开会宣传,告诉社员们要在春播中做到一次拿全苗,一次播好种。可谁知天公不作美,种子下地后,接连下了半个月的雨,父亲成天唉声叹气。终于天晴了,可是,由于雨水过多,种子都腐烂了,不能发芽出苗。爸爸说,再重新准备化肥和种子吧,可哪有钱呢?爸爸说,借钱也得种地。
就这样,又重新准备了种子和化肥,第二次种了地,还好,不久小苗“照垄”了,那一年,由于种了两遍地,土地的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父亲说,知足吧,总比颗粒不收好。
1990年夏季,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家里的劳动力少,我们兄妹都上学,家中就剩妈妈和大哥能干活了。妈妈奔波于医院和田间,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一年,人家的大田小苗都“照垄”了,我家的地就跟长秃疮似的,一块一块的,缺苗严重。邻居王大爷说,我家的地也就能占五成苗。王大爷说,没事儿,我家的全苗,你们家缺苗就上我家地里去挖。我看到了妈妈的眼泪在眼眶里转,是感恩,是欣喜,还是希望?但妈妈是刚强的女性,持家有方,生活俭朴,仁慈善良,我们兄妹六人,都是妈妈精心养育大的,我从懂事起,不管家中遇到多么大的事,我都没有看到妈妈后退过,再大的困难也都被爸爸妈妈克服了。爸爸有病住院,大哥也才19岁,面对田间只有五成苗的现实,妈妈说,正好赶上你们周日放假,咱们要团结起来,带上工具去咱家大田里补苗去。我们积极响应,那天正赶上下着小雨,来到田里,妈妈告诉我们,首先在多苗的地方将苗小心翼翼地移挖出来,在缺苗的地方挖个坑,将移出的苗栽上,再用手将土培上按实就可以了。就这样,我们用一天的时间补全了田里的苗。
苗补完了,太阳也出来了。看着补全的玉米苗,妈妈欣慰地笑了,我们兄妹也都笑了!那一年秋天,我家的地获得了丰收。
土地是我们庄稼人的命根子,禾苗就是农家的希望。过去,土地的收成是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所以农家每年都精心侍弄着田地,企盼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种地要用心,土里有黄金。如今,种地早已机械化,可过去的岁月像种子一样在我的心中牢牢地扎根。自我落生的时候,黑土地就给我打上了胎记。北方的黑土铸造了我,松花江水滋润了我,芳香的泥土味儿浸入我的灵魂深处。无论我走向何方,我都是农民的儿子。
作者:高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