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榕树,在海南岛并不少见。在海南大多数农村的村头,一般都栽种一棵或几棵大榕树,以便村里人在树荫底下聚会或乘凉。在乡村小道旁或茂密的树林里,时常看到榕树的身影,甚至在城市的公园里,绿化带的丛林中也能觅其踪迹,但生长在城市主要街道的百年大榕树,并不多见。
海口市的府城大街上就有两棵百年大榕树,它们分别位于忠介路和建国路。据考证,它们的树龄都有一百多年了。以此推算,两棵大榕树应该是晚清时期栽种的,它们像百岁老人,见证了府城一百多年变迁的历史,也经受了无数风雨洗礼。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说忠介路上那棵大榕树吧,该树位于忠介路东段的北面,我给它取了个美名,尊称为“榕树王后”。该树树龄有一百二十多年,树高约30米,呈巨型伞状,树叶遮盖地面的面积约有一百多平方米。树头部分又大又粗,树干生长到四米多高时开始分枝,枝干有粗有细,盘根错节,相互缠绕,形成一张扇形的网。人们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榕树王后”就是这么一棵树,它像一把打开的巨伞,为市民和游客遮阳避雨,默然地为人们奉献着。人们每经此处时,都不禁放缓脚步,驻足仰望。它垂下来的气根,有人说像古装戏里男旦的大胡须,有人说像维吾尔族小姑娘的辫子,还有人说像多条垂直向下伸展的马尾巴……令人浮想联翩。
在“榕树王后”身上发生过诸多故事,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它在府城元宵换香节上的遭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以前,每年的元宵节,府城居民都举办换香活动,元宵节当晚,换香的人们挤满了府城的大街小巷。同时,换香节还进行“扛蔗”和“摘青”活动。“扛蔗”指的是换香活动即将结束时,人们会在街上买下一根甘蔗扛回家,寓意全年的生活像甜蔗一样甜甜蜜蜜;而“摘青”则是换香活动即将结束时,人们会在街上摘下一束树叶带回家,寓意全年都有好兆头行好运。那个时候府城街道没有绿化,没有景观树,只有忠介路上这棵“榕树王后”枝繁叶茂,它便成了人们“摘青”的首选目标。在换香盛行的元宵节夜晚,换完香的人们都会跑到该树下折断树枝,连着树叶捆成一束带回家。站着够得着的树枝被摘完后,又有许多人爬上树枝,继续摘取高处的枝叶……第二天早上,到树底下一看,真是惨不忍睹,整棵树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干和较粗树枝,以及树顶稀疏的叶片。有人不禁要问,“榕树王后”满足了人们的欲望和需求,而自己却满目疮痍、遍体鳞伤,后人听了不知有何感想?幸好,如今人们的节日观念变了,环保意识提高了,让“榕树王后”养尊处优地生长着,为市民游客带来美丽的风景线。
另一棵大榕树位于建国路西段北面,我也给它取了个靓名,尊称为“榕树王”。该树现在已是一百四十多岁了,比“榕树王后”还年长二十多岁。
“榕树王”树底下可是府城人相约聚会或见面的场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座古城通讯非常落后,人们要见面或聚会只能到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地点进行,由于“榕树王”大家都认识,有事交流相约在“榕树王”底下集中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榕树王”成了府城人心目中的明星,大家都喜欢相约在它身边,等到人齐后,该干嘛才干嘛。
这棵倾注了府城人深厚感情的大树却见证了超强台风“威马逊”带来的伤害。那是2014年7月,“威马逊”横扫琼岛,超强台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恣意作孽,“榕树王”也未能幸免于难。台风来临的当晚,整座城的人都是在紧闭门窗的屋里惴惴不安地度过。第二天清晨,人们到大街上一看,整座城狼藉不堪,倒塌的树木横七竖八。当我走到建国路西侧时,忽然发现“榕树王”不见了,走近一看,它被连根拔起,重重地摔在地上。见此情景,我心中充满了无限伤感,难道“榕树王”就这样离开我们了吗?我思忖着。为了不留遗憾,我特意请来摄影高手到现场拍照,以便留下它最后的容颜,供后人怀念。
然而,奇迹发生了。几天后,园林部门的工程师们在倒塌的树前会诊,制订了该树的抢救方案,一套救治方案完成并付诸实施。只见人们先在“榕树王”倒塌之处挖深大坑,再把它放进坑里扶正,并用钢管和铁丝固定,施肥填土,重新栽好。随后在树干的各个部位插满各种“吊瓶”,用现代科技手段输送营养液。若干天后,树干居然长出了幼芽,接着长出了嫩叶,一天、一月、一年、两年……虽然“榕树王”发芽长叶的时间非常缓慢,但它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并逐渐地恢复了生机,几年之后,它竟然回到了原来枝繁叶茂的状态。经过凤凰涅槃般重生后,“榕树王”又和府城人民一道见证新时代的发展了。
作者: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