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乍一听,便想到江左梅郎梅长苏,梅郎、梅川,有关联吗?
有了这份山长水远的惦念,梅川,总是要去一趟的。
平坦的柏油路右临溪水、左傍连山,蜿蜒伸向大山的深处。远远的,一叶扇形徽建立于秋风前,洁白的粉墙上,闲挂着朵朵梅花,梅花的上方,“梅川”两字赫然入目,原来,我们已身在梅川了。
梅川位于徽州区杨村乡东北部,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古村,来龙山勾勒了梅川的骨架,阮溪河为她填充了生命的原色。
带着最初的好奇向村子走去。穿过屋檐下、道路旁三三两两闲坐着的老人,远处一位上着黑色短袖、下配白底黑花裙的女子有点与众不同,她似乎也关注到了我们,迎了上来,在得知是慕梅川之名而来的,便热情地当起了向导。闲聊中,得知她叫谢爱华,是梅川村的村干部。“梅川是个古老的村落,始建于唐,兴于明,距今已有1000多年……”谢爱华介绍道。
此刻才知道,梅川没有梅氏,而是一个以谢氏为主的古村。梅川的谢氏始祖为西晋太傅文晋公谢安的22世孙谢仁海,而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名士,“江左八达”之一,被人称为“江左风流宰相”。原来,这里没有江左梅郎,有的是江左谢郎。
过上刻“探梅”二字的青砖拱形门楼,沿着古巷慢慢地走着,石板铺成的巷道静谧、悠长。淡淡的秋风悄无声息地吹来,浅浅的,薄薄的,像一位故人,带着我们走进了昨日梅川:纵横的街巷,闾檐相望,坊肆林立,商旅来集,人烟辐辏……
一个以谢氏为主的村子,为什么取梅川为名?谢爱华解释道:“相传,源于黄山阮公峰的阮溪上游种有梅花,梅瓣落入溪中,顺流而下,漂到村前,别有一番景致,先人大概是有感于此吧,故取梅村为名,后改为梅川。古时,梅川非常繁华,有‘皖南灵泉里,徽州小南京’之称……”
随意地游走在街巷中,捣衣亭、阮公廊……有太多让人感到舒服的因子,空气里流动着一种快乐的闲逸。走走,停停,来到了几位正在闲聊着的老人身旁,谢爱华说:“坐在石条上的是我公公……”老人叫叶贵先,是烈士叶月生的儿子,已是耄耋之年,饱经风霜的脸上,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
梅川有两名烈士至今让人铭记:叶月生和谢连宝,他们都是革命先烈方志敏的部下。叶贵先老人告诉我们:“父亲是抗战时期牺牲的,那时我才八岁……”听着老人的叙述,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萦绕着革命先烈在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里浴血奋战的场景。那一刻,仿佛看到在高高的来龙山上,傲然耸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雄浑有力的大字……
穿街绕巷,来到位于半山的古井处。古井是古村落的命脉,承载着世代的繁衍,梅川的古井名灵泉,井水夏日清凉,冬日温暖。住在古井旁的老婆婆说,这口井一直没干过,不论怎么干旱,井里的水都是满满的。
梅川古井的井口有些特别,不是裸露在天空下,而是藏在依着山势用山石砌成的圆形拱门内,拱门上方还搭有屋檐遮挡。相传古时拱门上还建有一八角亭,供人休憩瞭望,如今,八角亭已移至古井前方。
梅川山多地少,房前屋后的寸土编织着梅川人的烟火与日常,一垄垄一畦畦打理得清清爽爽,绿油油的青菜,红艳艳的辣椒,紫光闪闪的茄子,翠绿的茎秆衬着绿叶缀着黄花……依着节气,年年如此,渗入习惯。
出白墙黑瓦的徽派“寻梅”圆形门楼,在绕村而过的河坝上,矗立有黄檀、黄连木、古银杏等几株大树,树龄虽已400余年,但依然枝叶茂密。黄连木味微苦、性寒,树皮、叶以及嫩芽都可以入药,而黄檀根皮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之功效,想必,这些有一定药用价值的树木,是谢氏祖先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给全村人备上的家用药箱吧!
水在古代作为唯一可以提供动力的自然力量,中国古代先民对其开发利用可谓淋漓尽致,水碓,便是古人发明的水力舂米与造纸的机械,是古人的重要生产工具。
阮溪河畔,就有这么一处古水碓遗址,虽历经岁月,仍清晰可辨:连排六座水碓沿河而建,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是目前皖南发现的最大水碓遗址。
“伏羲之制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又复设机用驴骡、牛马及投水而舂,其利百倍。”伏羲发明了杵臼,造福万民,但水碓的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因此很多村落只建有一座亦或是几村合建,像这样拥有多个水碓的,在当时是家族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财富的象征,由此可见梅川当年的繁华程度。
站在古水碓遗址前的我们,已看不见“……自高注下,势愈奔激。居民以运轮舂,碓声如桔槔,数十边位,原田幽谷为震”的盛景……谢爱华告诉我们,村里正着手恢复这片最大的古水碓群落,打造“六塘记忆”。
不疾不徐,缓缓地走在阮溪河畔。浅秋,也许是梅川一年中最温柔的时候,风温柔,水温柔,人温柔,走在温柔的秋阳里,亦难免会生出几分温柔的心意来,恍惚间,仿似来到那年的阮溪河畔,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倾涧怀烟,泉溪引雾,碧流如玉,梅影离离,烟月一钩,水香扶梦,轻轻地,柔柔地,掬起那嫣然若笑的梅瓣,渺渺水色漾开一个浅浅的漩涡,淡淡的梅香瞬间在掌心弥散开来……
沿着河岸石阶,我们向上攀走,蓦然,一片大约三四米宽的石板铺成的平台出现在眼前,“哇,这么宽大……”“这是古码头吗……”
望着潺潺流淌的阮溪,沉浸在一片奇想中:阮溪之上,帆樯如林,舟船如练,南来北往,熙熙攘攘,船工援桨击水,纤夫号子不绝于耳。河岸之上,百物堆积,南船北马,人烟拥簇,酒楼饭馆,笙歌喧嚷……还有那突兀横出的飞檐之上,高高飘扬着的商铺招牌旗帜……
作者: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