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从北京回长沙,仿佛被京城的秋风洗礼,颜面都变得坚毅,打趣问她:“回来给你接风,想吃什么?”
回答说,最想吃一碗长沙米粉。不禁噗嗤一笑,哂她到底是长沙人,吃不惯北方的浓油赤酱,粉也要吃一个湘水情深。还好长沙百米之内,必有粉馆。
老长沙的一天,从一碗原汤粉开始。虽然我脑海中已有了长沙人爱吃粉这一伏笔,但当我真正认真去关注长沙米粉,仍然被长沙人的讲究震撼。
长沙人吃粉是有讲究的,甚至有一套专门的吃粉行话暗语。首先就是“宽汤”“扣汤”“落锅起”,即为多汤、少汤、煮粉时一下锅便马上挑起;“轻挑”“重挑”“轻轻挑”,但是挑多少,你知道吗?“轻挑”大概一两五,“轻轻挑”大概一两,“重挑”差不多三两,而“重重挑”可是有足足四两的分量;再有就是“免椒”“免青”“免色”“免码”,“免椒”就是不放辣椒,“免青”则是不要葱花香菜,“免色”则是不放酱油,“免码”就是什么浇头都不放——光头粉。其实,这些大家靠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猜不透的是“过桥”:难道还要端着一碗粉过一座桥才能吃?其实,过桥就是把浇头单独盛着,放在另外一个碗里而已。普普通通一碗粉,愣是吃成了艺术。
既然如此,在“吃粉”这件事上,长沙人就格外上心了。汤粉,是长沙米粉的精髓,而汤则是粉的灵魂。毕竟在长沙人眼里,一碗粉好不好,就取决于汤。老长沙人擦黑起床赶着吃的原汤粉,就是冲的这汤。
吊汤是个技术活,各家大小粉馆都有自己的独家配方。最普通的做法,当是猪筒子骨加鸡架,配上秘方调料,以文火熬制,最是考验功夫。熬好之后,汤色透亮,喷香扑鼻,再加上旁边瓦罐里煨着的各色浇头,原汤清澈,米粉细软,猪油香浓,各种香味互相打着转儿的烟煴飘出街口,是异地长沙人想念的家乡味。
长沙的粉是有性格的。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早起的长沙人才有粉吃,因为大多数好吃的粉店,只有上午才有粉吃。更有甚者,九点多就已打烊了,让人不禁望门兴叹,到底是好吃才能任性。
好吃的饭店菜不多,粉店也是如此,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粉店,菜单上的不超过十个,却一直能保持着满满的人气,靠的就是口口相传的味道。有些粉店都在小巷里,停完车还要拐上七八个弯才行,但吃过就知道,有些味道确实值得多走几步。有些粉店就在街口,锅都摆到门口来,人多的时候大家也不讲究了,与老板闲话家常,先趁热喝一口原汤,素而不寡,味道清鲜,滚烫又清澈,再加上一勺剁辣椒和蒜末,端着碗都可以坐到马路牙子上,嗍上一口滑溜的米粉,碰到熟人路过来一句:吃饭了吗?来嗍碗粉不?这就是邻家米粉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
从煨码的原汁原味到炒码的咸香爽辣,从扁粉到圆粉再到现在的扁圆随缘,现在的长沙米粉除了本地人口口相传的长沙本地原汤粉之外,还有常德牛肉粉、衡阳鱼粉、醴陵炒粉、永州杀猪粉等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米粉,都已成为长沙生活的一部分。
一碗粉,本是烟火寻常,但长沙人却偏偏把它吃成了一段历史,字字行行都是长沙人的生活态度。
作者:文丽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