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窑湾,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窑湾位于湘潭城西南,是湘江北岸一个狭窄的老旧的街道。
街道的后面是一线长堤,长堤两边长满蟋蟀草,那是我童年时代的乐园。我们几个“小把戏”经常聚在一起,把草拔下来,把草的顶端挽个结,然后两棵草互相套在一起,双方用力一崩,谁的草断了就算输。我们在草丛中追捉蚱蜢,眯着眼睛偷偷地去抓“洋咪咪”(即蜻蜓)……我们乐此不疲,一玩就是大半天。
最使我难忘的是窑湾街上那窄窄的悠长悠长的麻石铺成的石板路,那是我的童年之路。至今,我的耳畔仍然回荡着雨天父辈们撑着油纸伞,穿着木屐,踏在石板上“可可可”的清脆的声音。清晨,我还睡在床上,便被一声声嘹亮而又略带凄惶的号子声惊醒:“南——岳嗬——天咧——地吔,父哎——母唉——养育——恩唻!”我那时睡在楼上,打开窗户往下一看,一行七八个人穿着黑色镶红边的衣服,每人手上端着一条麻拐凳,凳前方插着几根拜香,从街道上往西南的衡山方向而去。那是朝南岳的信徒们。据说他们沿途都是见庙便要跪拜的。
晚上睡在床上,偶尔会被一阵梆子声传入耳中:“邦——邦——锵!”那是打更的人在报时。我也在最后那一声悠长的锣声中酣然入梦。清晨天刚亮,街上就响起了小贩们悠长动听的叫卖声,甜酒冲蛋和葱油饼的香味悠悠地飘进窗户,飘到我的床头,使我再也无法入睡。
窑湾上端是唐兴寺。一座土山上面高耸着一座宝塔,庙门前悬挂着唐代书家褚遂良手书的匾额:大唐兴寺。唐兴寺初名石头寺。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湘乡籍谏议大夫褚遂良因与长孙无忌坚决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褚遂良督潭期间,为抒发自己扶兴大唐的志向,为石头寺书写《大唐兴寺》匾额,石头寺因此更名。
壶山一带,我印象最深的是壶山临江石壁上阴文镌刻的清末名家朱德裳书写的“江山胜迹”四个大字。字漆成鲜红色,与山下奔腾而至的湘江交相辉映,蔚为大观。壶山至唐兴桥一段,西南端的下五都至渡船码头一带的江边上,曾经都是连成片的吊脚楼。后来去湘西凤凰等地,看到沱江边上密密匝匝的吊脚楼,我就想,如果湘潭当年能注重保持传统特色,何至于如今要跑到湘西来看吊脚楼。
从唐兴桥穿过唐兴街,就来到已经废弃多年的潭宝汽车站。这是一座两层楼的圆形麻石建筑,据说当年日本侵略军投下两颗炸弹,也没能撼动它分毫。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就是市民的娱乐场所。万金彪、德豆腐(陈德生)等江湖豪士经常在这里“卖打”,并出售跌打损伤药之类。远处还有人在唱:“满妹子嫁把蔡南山,有衣穿,有饭呷,呷得嘴巴油滴滴……”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开展,这里成了运动的宣传阵地,快板内容也改成了反不法工商业者偷工减料的口号声:“五金号,张老板,铅丝把做钢丝卖!”
汽车站再往前走,就是金凤庙了。金凤庙占地200余平方米,庙门上是“天官赐福”等神话内容的雕塑,还有麒麟、狻猊等瑞兽。庙门前立着两个威猛的大石狮子。进庙门是一座戏台,两边楼上有包厢,供当时有头有脸的士绅和有钱人看戏用。解放初期,这里还上演过湘剧高腔《琵琶上路》、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等戏剧,以及快板、莲花落等节目。穿过剧场,后面是供奉金凤娘娘神像的正殿。金凤娘娘是何方神圣,现已无人知晓。
那时候,那条街好热闹哦,一到晚上,各路小商贩云集,挑米粉担子的,卖发糕等小吃的,还有西洋镜、万花筒,各色各样,不一而足。小时候,心肺面是我的最爱。一副担子,一头是煮面用的小灶,上面挂着一盏“三角亮”作照明用,一头是一个立式小柜,柜上有一格格的小抽屉,分别放着臊子以及各色调料。面下好后,浇上一勺烹调好的心肺臊子,添上麻油、酱油,稍加一点辣椒粉,那种滋味,我至今难忘。
每年的端午节,是金凤庙码头最热闹的时候。为参加湘潭这座古城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事,在“金凤船”下水这天,数十名壮汉分别抬着大锣大鼓,铳炮连天,从庙里抬出一只制作精美的凤头,吆着号子,冲向早已下水的金凤船,把金凤头安放在船头上。此时,人们的欢呼声、赞美声响彻云霄,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传统节日。
1954年,金凤庙不知何故被拆除,只留在老一辈湘潭人的记忆之中。但金凤船参与湘江划龙船的历史却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出了窑湾,过了求子桥就是农村。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出了一个有名的官吏、学者陈鹏年。他一生为官清廉,在当地留下了不少的民间传说。据当地老人说,窑湾街道后面的陈家坟山就因他而得名。
作者:唐湘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