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时代,是没有丰富的零食的,母亲为了让孩子们解馋,便想方设法给孩子们做一些零食,以补充孩子的营养,在秋收后熬红苕糖,便是最普遍的方法。可以说,我的童年时代,是在企盼秋收的日子里度过的,只要肚子饿了,就会想起母亲自制糖食糕饼,只要看到红苕地,就会想起红苕糖,只要想起糖食糕饼和红苕糖,就会问年长的人:还有多久才可以挖红苕啊?因为只有收获完红苕,母亲才会熬制红苕糖,才会用红苕糖做一些味道香甜的“糖食糕饼”。
我的记忆中,一到秋收结束,母亲便开始利用中午和晚上,为我们熬红苕糖。母亲边忙边对我们说:“我白天要在生产队劳动,抽空还要给你们熬糖做糕点,就是因为你们太好吃了。”
熬红苕糖首先是生麦芽,在麦芽长到一寸左右后,中午收工回家,母亲边煮饭,边指导哥姐们选红苕、洗红苕。吃罢饭又急急忙忙将洗净的红苕放进大锅里煮,往往是刚把火生好,生产队上工的号子便响了,母亲只好教大姐管好火,嘱咐一定要把红苕煮熟,然后风风火火地去上工。
晚上,母亲边教我们把煮熟的红苕捏碎,边把摇架吊在楼枕上,然后把一块纱布的四角,分别系在摇架的两块木方末端上,把捏碎了的红苕放进纱布,加上水后摇动摇架,过滤后的汁液便流进摇架下的木盆里。把红苕汁全部过滤完毕,母亲就把红苕汁倒进锅里,生火熬红苕糖。生好火后,母亲让大姐看火,自己又急急忙忙去磨麦芽汁。母亲对大姐说:把麦芽汁倒进锅里后,熬红苕糖的主要活路才算做完了,你们主要把火看好,熬糖的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糖就会有煳味,不好吃,太小,浪费时间,人得不到休息。
红苕汁在麦芽汁的作用下、在文火的熬制下慢慢变浓,慢慢有了甜味,慢慢变成了糖汁。这时,母亲用一块光溜溜的楠竹块在锅中搅动,一股股的水蒸气便不断地冒向空中,在不停地搅动中,母亲还不时提起来看竹块上流下的汁液。直到竹块提起时,红苕糖能拉成长长的丝线,左右摇动也不断,才算熬制成功。母亲先用筷子给我们姐弟每人绞一坨后,才把散发着浓浓甜味的红苕糖,舀进一口大大的坛子里,以备我们随时解馋。
我知道,红苕糖熬好后,便是迎接春节的开始,母亲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令我们高兴的事要做,做阴米、推泡粑、炒爆米花和阴米花……
在爆米花、阴米花炒好后,母亲就把熬好的红苕糖倒一些锅里,加热融化。再放入爆米花或者糯米花,使劲搅匀,趁热捏成小团儿,或放在木板上压成块,用刀切成方块,分别装进大坛子里密封好,若来了客人,便拿出来让客人和我们吃。香甜的红苕糖和酥脆的爆米花就这样成了我们最喜欢的“糖食糕点”,成为我们过年的最大期盼。红苕糖在熬制的过程中提升了它的黏性,才能把小粒的米花和爆米花牢牢地粘在一起。一口吃下去,满嘴全是香甜。
吃红苕糖的时候,还要边吃边转动筷子,红苕糖才不至于滴落,如果红苕糖掉在衣服上,它就像胶一样粘着不掉,越擦、粘得越紧,于是,我们身上便散发着甜香味。在红苕糖熬制成功后,坛子里散发出红苕糖的甜香味,与泡粑散发出的甜味、混合着爆米花糕、阴米花饼散发出的甜味,使空气中充满了浓浓的甜香味。我们便在这浓浓的甜香味中,迎来了小孩都喜欢的节庆——春节!
作者:覃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