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笔下的石榴花“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诸多诗歌鉴赏称“妖艳烘”为红艳似火。我个人觉得,就是直接用“妖艳”来形容五月的石榴花,也是很合适的。
五月正是石榴花好时。石榴花红的像火,橙的像霞,仿佛带着光和热,妖艳张扬,堪称第一眼美人。花形像个小钟,花瓣六七片,润泽弹软,衬着精致的小花蕊,又称得上是精致细腻的经典美人。大概有不少人和我想法一致,所以民间传说里的石榴花就常化作着红裙的美人。《博物志》中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 民间传说的版本比《博物志》的丰富多了。有的说张骞出使西域,见一棵树繁花怒放,色艳如火,便在天旱时细心浇灌,并在回中原时带上了这棵名为石榴的小花树。张骞在归途中遇险,石榴树遗落了。未料,君王迎张骞时,一位红裙妖艳的女子追赶而来,缓缓下拜,化作石榴树。还有的说张骞出使西域,被困沙漠,生死模糊间抓住一红衣女子腰带,飞上“通天路”。他在一个玉砌的亭子旁边,看到一棵枝繁叶茂、红花朵朵、果实饱满欲裂的树,剥开果实食之,只感口舌滋润,肚里胀满,心里爽快。原来这树竟是王母种的石榴。而后张骞苦求,王母赠石榴于人间。民间传说真的是和石榴花一样浪漫大胆、自由热烈。传说故事或大同小异或大相径庭,但大都提到:石榴花是一红裙艳丽女子。果然,五月榴花本就合适妖艳。
榴花妖艳,能凭一颜出众,也更容易得蜂蝶的青睐,但也要承担风险。比如小孩可能一眼惊艳之后,禁不住摘了,嗅了,含着花托当喇叭吹,再用力地吮吸,然后丢在野草里。再摘,因为花太妖艳招摇,花的小钟样子太可爱,花汁太鲜甜。这缺德的事,我小时候就干过。记得榴花的主人拿小板凳坐在花树边等着我们:“小孩,不要摘,留着长石榴分给你们。”我们就忍了,又将此事告知小伙伴。再后来,石榴主人立了个牌子:小石榴不要摘,留着熟了分给你们。
吃没吃上石榴,我倒是忘了,只记得石榴花的美和偷花那一段。长大后,我学了点文化,也有了点文化人的仁义,偷花之事断然不会干了,品花之事还是可以有的。
赏花拍照可以留住石榴花的美,但我个人更喜欢看国画中的石榴花。国画中的石榴花红还是红,艳也还是出众的艳丽,但是又莫名地和画的布局氛围、山石蝶雀、枝条纤草和谐在一起。如果说石榴花是阳光,那么国画里的石榴花更像月光。国画我是看不懂的,它的画法我更不懂,所以就去查了看看。原来仅仅是画花瓣就很复杂。调色草绿蘸赭石、朱砂胭脂、白粉洋红,用笔可勾可点、浓淡虚实,画一花、画一画之花。我最终也还是没看懂画作,但粗浅明白:和得了绿的红,顾得了淡的浓,衬得住实的虚,是为和谐。
在民俗寓意上,石榴果比石榴花要更受欢迎,因为石榴多籽饱满,应了“多子美满”的好兆头。甚至是,石榴花的寓意也要向石榴果的靠拢。其实,榴花至美,在盛放,不在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