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上讲授经典名篇《劝学》。这篇课文,我三年讲一遍讲了多遍,实则也是学了多遍,反复讲学之中就偶有所得。
讲到第三段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时,我突然脑子一热,突如其来地冒出了一句“荀子是个善良体贴的人”。说完一顿,台下大眼瞪小眼,一片寂静。
如此“留白”,是想让学生过滤一下我的“奇思妙想”。
荀子用“登高而招”这个生活现象来比喻论证学习的作用,还唯恐读者不能理解通透,随即又补充了一个“顺风而呼”来进一步比喻论证。“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这两元大将并马出阵了,我们观者就要琢磨如此排兵布阵的良苦用心了。
同样的道理,“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两个比喻,作者若是不通人情,不为读者着想,单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也一样能达比喻论证的目的;可我们的作者太善良,也太体贴人了,紧接着就又用了一个比喻——“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两个比喻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学习的作用的。两句叠加,当然还有一个作用,便是使论证更为充分,一面是攻,两面也是攻,前后夹攻,则力度更大,效果更佳。
台上,我说得斩钉截铁;课后细思,却又无端地冒出了一丝不安:果真是如此吗?躬身自问,我无十成的把握。然而巧得很,中午休息浏览文章时,我看到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让我略略不安的心顿时静了下来。这段文字,出自李大伟的《又想起了李泽厚》:
“时代变了,李泽厚远走美国,在一家没有研究生院的四年制文理学院教书。他的英语读到初二,农村学校没有师资了。到了北大必修外语是俄语,英语大概是自学的。所以他怕学生听不懂,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词汇解释,学生听不懂一,总能听懂二……”
应该给“一流的博士上课”的著名美学教授李泽厚,“在美国却给一班还在发育的大学生上课”,还担心学生听不懂,“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词汇解释,学生听不懂一,总能听懂二”。
这段文字就间接地佐证了我的上述观点:可用一个比喻,为什么还要再用一个比喻?就是担心读者不能理解通透,便再用一个予以巩固,不断加强,直至观点深入人心。如此着想,是不是善良与体贴的表现呢?当然,身处异地他乡的李泽厚教授,更多的怕是无奈与力不从心。
我的这个阅读体验,就间接地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不断阅读,因为不断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产生奇思妙想的过程,更是不断验证求证假设假想的过程。
没有验证求证的假设假想,很可能是妄想与空想;而唯有经得起验证求证的,才可能是真知与灼见。
作者:舒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