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我想象不出朱自清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不了解“髹漆”是什么,尽管生长于“广东省漆艺之乡”的阳江,而“阳江三宝”又首推漆器。于是,我去翻阅,去查找,去了解,什么是“髹漆”。
髹(xiū),把漆涂在器物上。髹漆,就是刷漆、上漆、涂漆的意思。也就是说,髹漆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技艺,除此,还有描金、螺钿、蒟酱、戗金等装饰技法,而髹漆则指单纯的涂漆。
中国制作使用漆器的历史长达数千年,阳江漆器始于明末清初,也就是当时中国漆艺继汉代之后再次进入高峰的时期,它以具有岭南汉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而驰名中外三百多年。阳江漆器是如何驰名中外的,我们来看一个传说。相传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外国商人来阳江购得一批漆皮箱,顺手将在中国购得的其他贵重物品放在漆皮箱内,人走陆路货走水路分别回国。船在海上漂荡,不巧遇上大风大浪,船倾货沉。漆皮箱在海上随洋流漂浮,漂了多日竟然漂回了外国商人的手上。这个商人在海边拾获自己的漆皮箱抹干后,发现箱子的外表光滑如故,打开看,里面一点水渍都没有,里面的物品丝毫没有被海水侵蚀。经此一事,此商人专门撰文发表到报上表达了他对阳江漆皮箱的推崇和感激之情。从此阳江漆器便蜚声海外了。
这是阳江漆皮箱漂洋过海的传说版本之一,真假不作计较。但是漆皮箱的制作,是有证可寻的。它先用杉木做骨架,再在箱的内外粘贴一层牛皮,经过加固、熨平,然后髹漆晾干。髹漆,是一道关键的工序。
如果说上面的传说难以作算,那么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的阳江广泰成漆器厂生产的“皮雕金漆盒”,在南洋赛会上曾获得过金质奖章,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也获得过金奖,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这是不争的事实。
阳江漆器有皮胎、木胎、金属胎、瓷胎和纸胎等,以皮胎的独特风格而闻名,皮胎产品又以漆皮箱和漆皮枕著名。所以,上面的传说也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说到阳江漆器的名声,有一个人和一首诗也是绕不过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众所熟知的《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到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厂参观时留下诗句:“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
然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阳江漆器开始走下坡路,曾经的辉煌成了历史。究其原因,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漆器产品,或者说漆器产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有人说用腰果漆代替原来的天然大漆使产品质量下降,导致产品滞销,出现出口危机,直至工厂停产……2014年“阳江漆艺院”在阳东区雅韶镇成立,才让阳江漆艺的传承传播有了新的“根据地”。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对本土文化本土传统工艺品有着发自心底的喜爱,并默默地宣传、继承。一友人喜爱古董旧物,藏品中有不少本土漆器,从清代的大漆笔山、木胎茶承,到民国的大漆文盒、布胎碟、大漆首饰箱,到阳江国营漆器厂做的书卷妆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阳江产的出口漆器茶盘茶托……当他把这些器物呈现在我眼前时,我会不自主地从器物中猜想当时拥有者的身份、背景,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大漆笔山,也浓缩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诸多因素,虽然它们的历史并不算太长久,但是如果一直流传下去,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个可供后人观赏、研究的活化石了。
从友人收藏的这些漆器物品中,不难求证民国以前阳江的漆器多是以大漆为主髹漆的。大漆有别于合成漆、腰果漆,它是从漆树人工取下的汁液,又叫天然大漆。从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碗可追溯到公元前七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已使用天然大漆制作日常餐饮用具。《庄子.人世间》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
去年春天,朋友带我认识了从事漆艺创作十多年的峰记,他是已故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奇积老师的学生之一。认识峰记后,偶尔去他的工作室喝茶聚会,近距离观摩他的漆艺作品,听他讲漆艺创作的艰辛与快乐,听他讲漆艺的坚守与创新,听他讲老师积叔数十年如一日创作的故事……去年末,他在自己的工作室举办了《漆.海——对话自然》的漆艺作品展,有应邀而来的远近朋友,也有好奇的周边村民前去观展。
阳江漆器是古代漆器中的一种,是中国广东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与扬州、福建、北京、成都漆器并称中国五大名漆。但愿,这样的名声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继续发扬光大。
作者: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