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所处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比较匮乏,一个一二千人的大村子常常只有一两家小卖部,货物种类和花样可供选择的空间不多,卖货郎便应时而出,他们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贩卖日用小百货,给村民购物提供了便利。货郎担也被称为“移动商店”。
记得那时,隔三差五,常有货郎担在乡村转悠。卖货郎走村串户,一肩挑着担,一手摇动着拨浪鼓,边走边摇,有的边摇边叫卖,一听见鼓声和叫卖声,一波男女老少纷纷从家中走出,有大姑娘,有小媳妇,有老婆婆,有小孩子,偶尔还有大老爷们,人们将货郎担围了个水泄不通。大人们看看这样,又瞅瞅那样,把想要的东西拿起又放下,斟酌再斟酌,和货郎讨价还价,最后才决定把最需要的东西买下。姑娘家更是把几枚硬币紧紧攥在手中,生怕丢了,松开手,硬币上都沾满了汗,还直冒热气呢。拿毛票的人都不多,人们恨不得把一分掰开当二分花。有不少人拿着鸡蛋来换东西,有些鸡蛋是刚下的,还带着母鸡的体温,攥在手中感到热乎乎的。那时,不少人把母鸡的屁股叫做“家中的小银行”,指望母鸡多下蛋换些日用品。小孩可不管大人有钱没钱,一味地要这要那。他们把几样心仪的东西拿在手里就是不松手,大人哄着夺着往往只让孩子选一样东西给他买下。
最常来我们村的货郎师傅是老牛,五十多岁,外地口音,矮胖身材,古铜色脸皮,脸上皱纹很深,五官硕大,堆积在脸上很像古代的猛将,有点凶巴巴的,但是他为人和善,见人一口笑,我们小孩不但不怕他的外表,还非常亲近他,喜欢他,大人也都喜欢他。他是鄂城人,老伴是横石北成村人,他估计是上门女婿,和老伴一起住在北成村。他的货郎担担子的两头各挂两只长方形的木箱子,里面隔出许多格子,用玻璃盖罩着。这个特制的木箱子简直就是孩子们心中的百宝箱,如同一块强力磁铁,吸住孩子们的心。里面都是小物件,既有针头线脑之类的日常百货,又有小孩玩具,还有糖果花生饼干之类。凡是乡下妇女和小孩子喜欢的,货郎箱里基本上都有。老牛把玻璃罩打开,笑着说:“大家要什么,只管挑,便宜卖,老少无欺。”有人买了两根针,有人买了一面小镜子,有人买了一对耳环,有人给自己的丫头扯两尺红头绳。一个大人给孩子买了一捧花生米,另一个大人给孩子买了一小盒饼干。得到零食的孩子立刻欢呼雀跃了,还没有得到零食的便催着父母快点买,一时叫声欢笑声弥漫着,热闹得就像过节一般。
我傻傻地站在一旁盯着格子里的糖果花生,馋得直流口水,但是没有办法,我身上没有一分钱,也不敢找家里人要,我知道父母也不会满足我的要求。这时,有大人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块麦芽糖,火柴盒大小,非常漂亮,我不由眼睛放光,那可是我最神往的美味呀。一年之前,一个小伙伴拿了一大块麦芽糖在我面前炫耀,我实在受不了那香味的诱惑,回家偷了姐姐珍藏的十来本小人书,求他换一小块麦芽糖给我尝尝,他看到这么厚一叠小人书,大部分都是新的,就用手指头掐下来豌豆那么大一点的麦芽糖与我交换,我终于尝到了麦芽糖的味道。那味道一直留在我心中,那味道真是又香甜又酥脆,我生平还没有尝过如此美味,直到现在,那种味道记忆犹新。何止是小孩子喜欢吃,就是大人们也常忍不住买一块慢慢嚼呢。而我为了尝到麦芽糖的美味,偷走了姐姐心爱的小人书,姐姐知道后气得哭了,抽了我两下,然后将小人书都藏起来不让我碰了,我其实也非常爱小人书的,可以说,为了豌豆大一点的麦芽糖,我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后来,只要货郎担来村里,我只敢远远望着心爱的麦芽糖,不敢作非分之想。
得到麦芽糖的孩子走到一边开始品尝美味,大人孩子都从货郎担前散开了,我一直盯着那个吃麦芽糖的孩子,我真想再尝一次呀。这时,只见老牛师傅朝我招手,我以为是招我身后的人,回头一看,后面啥人都没有,再回过头来,老牛师傅还在向我招手,说:“小孩,就是你,你过来,牛伯伯敲糖你吃。”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一时啥反应都没有,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牛伯伯过来牵住我的手走到货郎担前,我第一次十分贴近地看到了整块麦芽糖的模样,又大又圆,黄灿灿亮晶晶,上面覆盖着一层白米屑粉,那香味分外诱人,到现在我都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那种香味。牛伯伯将一把像小钉耙一样的刀置于麦芽糖上,用榔头敲几下刀背,一块比两个火柴盒还要大的麦芽糖应声分开,他将麦芽糖给我,说:“馋坏了吧,吃吧,孩子。”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感到无比温暖幸福的时刻,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做梦,我像握住一块宝贝似地握住麦芽糖,不敢动口,牛伯伯已经笑着挑起货郎担走远了……
我上初中后,听说牛伯伯在横石街租了一间房收废品,闲时仍然挑货郎担叫卖,他的麦芽糖依旧是孩子们的最爱,那时我已经很少围观货郎担了,也过了惦记麦芽糖的年龄,我一直没有再见到牛伯伯,虽然很想念他,但即使见到了,我也不能说什么,也不能做什么,那份感恩一直珍藏于心,就是这份感恩,让我始终以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对待我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后来上大学,一次回乡,与村里的人聊起牛伯伯,才知道他于一年前去世了。我的心猛然跳了一下,这位善良的老人走了,他的恩情我永远无法报答了。
我最近一次见到货郎担是十年前的清明节前后,在阳新富池镇的新建一带,路遇了两个货郎,而那之前,得有七八年都没有见过货郎了,我想,估计是那里比较偏僻,交通不便,才会出现货郎担吧。两个货郎边摇拨浪鼓边叫卖的情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百宝箱,麦芽糖,牛伯伯,一下子都浮现在脑际,我的鼻子不由一阵酸涩……
时代变迁,今天的物质生活与从前已是天壤之别,货郎担早已不见了踪影,货郎已经成为历史名词,新楼房,新公路,新家用,小轿车,覆盖了新农村。一个村会有好几家超市,各种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甚至买东西连超市也不用进,网上都能随便挑随便选。只要订单一下,三两天快递哥就会送货上门的。货郎担的“叮当”声只清脆于我们这一代童年的记忆中了。
作者: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