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忙着“腊事”,为即将过去的一年作注脚,为新的一年的到来精心准备着,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儿时的农村,物资匮乏,一般的农家普遍较穷。但“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富人有富人的过法”,即便是叫花子也都有年。每家每户一样的要忙于“腊事”,且一样的要忙得热热闹闹。
“腊事”始于腊八日。腊八日得喝腊八粥,这习俗延续了千百年,有说是为了纪念岳飞,有说是为了纪念朱元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这里要说的不是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腊八粥食材多,含糯米、小米、芝麻、薏米、桂圆、红枣、香菇、莲子和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熬制时间长。家中有的、平时舍不得吃的,这时都得拿出来;没有的,到集市去买,要全部备齐,得颇费一番周折。
为每个家庭成员特别是小孩缝制一、两件新衣,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好,也是必不可少的“腊事”之一。在家乡鄂东南,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大人盼种田,细伢盼过年。”大人之所以盼种田,是因为田种下去了,就种下了希望,就不会饿肚子;细伢之所以盼过年,则是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可得到压岁钱。每到年关,即便是再穷的家庭,也要翻出箱子底中珍藏的几段布,或到供销社去扯点布,让每个家庭成员以“一身新”去迎接新春佳节。每当这时,乡下裁缝最忙,他们被请到每家每户,专心在主家缝制衣服,在主家吃,还可得到微薄的工钱;主家实在拿不出工钱,就让生产队记工员拨一个劳动日的10个工分给裁缝,折抵工钱。记得有一年,父亲让村中一位老裁缝,为我和弟弟一人缝制了一件棉袄,让我们高兴了好几天。这两件棉袄我们各穿了好几年,直到长高实在穿不下了,才不得不丢弃。
腌制腊鱼腊肉是腊月最重要的“腊事”。现在物资丰富了,不仅要腌制腊鱼腊肉,还要腌制腊香肠、腊猪腿猪首、腊排骨、腊鸡腊鸭。似乎腊味是过年的象征,年货中若少了腊味似乎就不像过年了。也难怪,腊肉炒菜薹、腊肉炒蒜苗、腊鱼块蒸豆豉、腊排骨或腊鸡腊鸭炖汤,无论哪一道菜,都别有一番风味,让人味蕾大增。这也是腊制品多少年来占据城乡腊月餐桌的原因之所在。儿时家穷,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整条猪腿往家提。那时腌制的,多为年前收的“礼吊子”和生产队起塘鱼时分给每家每户的年鱼。当时,夸人家女儿多,常说,到时候收的“礼吊子”吃不赢。说的就是这意思。
“腊事”最集中的时间段,当在腊月廿三小年之后至除夕这一周左右的时间。每天都有事,而且多少年来其日程约定俗成。腊月“打土尘”的时候,每家每户要给住房里里外外来一次大扫除,让家更整洁,也让不久要来拜年的客人看得更舒服、顺眼。腊月“打豆腐”“办鱼肉”“杀鸡鸭”等等,为了多置办年货……
这么多“腊事”,说到底,还是为了过一个干净、卫生、安全、丰盛、祥和的新春佳节。
刘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