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父母都会多准备几斤肉和猪油网,用来制作春卷。家乡的春卷和其他地方不同,很多地方都是用面饼把肉馅包裹起来,油炸至金黄便可食用,家乡的春卷是用猪油网把肉馅包裹起来,油炸两次才能食用,据说油炸两次的春卷,才能把猪油网上的猪油炸干,食而不腻。
春卷为何意?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春卷又称春饼,意为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来。晋周处《风土记》载:“元旦造五辛盘”,就是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称为“春盘”;在唐代,春盘又叫五辛盘。明代李时珍说:“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以后春盘、五辛盘演变为春饼。到了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中记载:“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这样,吃春饼成为一种传统习俗,人们吃春饼可以吉祥如意,消灾去难。
文学上也有很多关于吃春盘的诗句,如唐代岑参《送杨千趁岁赴汝南郡觐省便成婚》诗:“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杜甫《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宋朝陆游《立春》诗:“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春盘节物新。”周密《武林旧事·立春》:“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正月·春盘》:“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年夜饭,春卷是家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外表香酥,入口咬嚼有劲,配上酸甜的汤汁,美味无比,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春卷的味道虽好,但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很有耐心,慢慢制作,才能食之有味。
小时候,为了更快地吃到春卷,我喜欢给大人打下手,细心观察他们的制作流程,用心记住每一个步骤。首先父母会把半肥瘦的猪肉和马蹄打碎,搅拌在一起,调上合适的配料,这个和调配饺子馅一样,然后在桌上铺好猪油网,放入馅料,用猪油网包裹好,切成几段,裹上面粉,放入油锅里油炸至金黄,拿出来放凉后,再次放入油锅油炸,这样可以把网格上的肥肉炸干,吃起来更加厚实,口感也更加美味。
结婚以后,我经常和妻子吹捧家乡的春卷是如何的美味可口,却遭到妻子的嘲笑,如此美味的小吃仅存在于我的口中,不曾见我制作,妻子笑我光会吃不会做,要不就是吹牛不打草稿,老是用家乡的美食引诱她,却没有得尝试过。面对妻子的嘲笑,我也只能笑而不语,我的确没有单独地做过春卷,每次都是吃现成的,想吃的话,叫母亲做一次就可以了。现在我已经长大成家,年夜饭主厨的重任就会落到我身上,传统的美食和中国文化一样,需要传承和发扬,才能突显其魅力,于是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亲手做一次春卷给老婆孩子吃。
我的想法得到妻子的支持和肯定,她愿意全力配合我制作。于是我根据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制作流程,开始制作春卷。我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口味,像饺子馅一样,准备两到三种的口味馅,有猪肉马蹄馅、猪肉香菇香菇馅、猪肉玉米萝卜馅,在传统的猪肉马蹄馅里,加入我喜欢的咸蛋黄酱和胡椒粉,这样吃起来口味会更丰富。妻子在旁边帮我铺猪油网,我把肉馅放入后,妻子像裹被子一样,把肉馅卷起来,切成几段,再涨上面粉,整齐摆好。等所有的春卷都包裹好后,我们起锅烧油,油热后逐一放入春卷,油炸至金黄,盛出放凉后,再次入锅油炸。此时的春卷已经制作完成,外酥里嫩,外凉里热,我忍不住偷偷地尝了一口,正是小时候的味道。
我又抓紧时间制作春卷的灵魂酱汁——柠檬酸甜汁,一个香酥的春卷,沾柠檬酸甜汁,入口即酸甜开胃,加上肉馅里面咸蛋黄和胡椒的香味,酸甜咸辣融合在一起,味道美不可言,好吃得停不下来。此时,我可以自豪地对妻子说,我没有骗你,我家的春卷就是好吃。妻子自顾自地吃春卷,早已经忘记对我的嘲笑。
陆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