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千百年来,过年已根深蒂固地植于中国人的心田。熬腊八粥、除尘洗被褥、贴春联、吃汤圆、闹元宵……桩桩件件的年俗,都是俗世里的好,既比“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情更贴近生活,又比“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画意还充满幻想。
腊八节做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粥之道,品味的是朴实不喧的生活,有妥帖的温暖,有柔软绵长的气息。一碗热粥,一段岁月,一份清欢。若“有人共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便是幸福的人。腊八这天,主妇们一早下厨洗手做羹汤。我虽厨艺不精,熬锅腊八粥却是游刃有余的。我喜欢各色豆米在慢火的熬制下,氤氲着雾气,泛着五彩波光,如一枚枚精致的诗词小令,咕嘟咕嘟地低吟浅唱。“过了腊八就是年。”年的前奏押着唐宋的韵脚响起来了。
春节为一岁之首,万象更新。为迎接新的一年,各地均有扫尘、清洗被褥的习俗。进入腊月,阳光很稀缺,趁着好天色,洗洗刷刷的活儿要抓紧。晴日里,家家户户的楼顶上、阳台上晾晒着色彩斑斓的被褥,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晚上抱回家,一室阳光的香味,蓬松柔软,仿若睡在云朵里。小时候的年俗,刻在脑海的是一幅溪边浆洗图。时近除夕,稻谷早已颗粒尽收,光秃秃的田畴了无生机。一条小河蜿蜒穿过,河水清澈见底,阳光铺展无边的温暖,给田野注入活力。农妇们挑着一桶桶被单聚集在河边搓洗。她们家长里短地聊着,时不时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河水哗哗,时不时溅起一朵一朵浪花。水声、人声交汇着竹扁担、铁皮桶的碰撞声,那是年的前奏欢乐祥和的另一版本。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元日》,巧妙地把声、色、味、影多种感官反映于全诗,把古代春节的传统习俗渲染得气象万千、喜气洋洋。大清早,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张贴最具喜庆元素的大红春联。“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们的祖先何其聪慧,利用“桃”字的谐音“逃”辟邪,用桃木刻着神仙的名字,让一切妖魔鬼怪见字丧胆,逃之夭夭。桃符演变成今天的春联,是传承,是发展。挥毫时凝神屏息,悬腕落笔间,铁画银钩,龙蛇飞动,一笔一画尽显中国文化底蕴。“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润雨多情秀竹俯重千叶露,旭日和煦寒梅先占一枝春”联成收笔,红纸黑字描绘的却是锦绣的神州大地,春日融融,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字字洋溢出诗情画意,犹如徐徐铺展一轴《千里江山图》。
贴好春联,便开始搓汤圆。亮晶晶的汤圆浮动在汤水中,犹如灿烂的星辰点缀在乌云中,给人无尽遐想。你若觉得星星不够耀眼,不妨念念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动在烟雾氤氲的水面,好像一枚枚皎洁的圆月跃出水面,富有美感。盛起一碗,热气腾腾,一颗颗晶莹温润,弥漫着清甜浓郁的香味。轻咬一口,全是久违的味道,质朴之心都在软薄的汤圆皮和甜过回香的汤圆馅中,耐嚼耐品。
我们的传统节日,总绕不开吃,而那些令我们齿颊留香、肺腑生暖的食物,并不见得有多名贵,也不见得需要多复杂的工序,但倾注了亲情和爱意,让人回味无穷。
中国的年俗,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是寻常日子欢乐的浓缩,是终点,也是起点。中国人的浪漫都在最好的年里,所有仪式寄托了人们对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景。
曾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