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20世纪50年代外出闯荡,学会了弹棉花、做篾器、装修房子等技艺。更绝的是,他还在云南跟一位做炉子的师傅学会了做炉子。回家后,父亲就去山上挖红泥土做炉子卖。随着时代的变迁,父亲做的炉子也与时俱进,从烧柴炉到炭炉再到铁板蜂窝煤炉。炉子越做越好,不但火大而且省煤,结实耐用,价格适中,深受顾客的喜爱。
父亲说,做炉子,有取土晒土、和泥、模具翻制、开炉门、烧窑、制内胆、做提手等十几道工序,每批制作需10至12天。制炉子需要宽敞的场地和土窑。为了制炉,父亲都是吃住在一个乡下制陶罐的亲戚那里,做成功一批炉子后挑到街上去售卖,卖完后再回乡下做。如此循环,劳作不辍。
父亲对他亲手做的炉子很有感情,用坏了也舍不得丢掉,总是细心地收藏起来。在我家的老屋里,父亲收藏的炉子有二十多个。有的炉子外形完好如初,有的却破烂不堪,父亲把它们都收藏着。那一个个曾经散发着光和热的炉子,如今沉寂在老屋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那段艰难的岁月。
在父亲收藏的炉子中,父亲最喜爱一个橙色的泥土炉,它呈梯形,平底,炉沿呈弧形。那是父亲从云南回来后做的第一个泥炉。父亲为了做那个炉子花了不少心思,做了拆,拆了做,最终做成简洁朴实的模样。童年时代,家里虽然贫困,但父亲每个月仍会买一两斤排骨,与莲藕或萝卜等食材一道装在砂锅里放到炉子上炖。那时泥炉里烧的是煤球,先用大火将砂锅内的水烧开,再半掩上炉门用小火炖三四个小时,当屋里肉香弥漫时就可以出锅了。吃饭时,父亲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上,开心地吃着,幸福溢满每个人的心怀。
后来,父亲取土的那个山种上了经济作物和果树,父亲不能再去那里取土了。于是父亲就用油漆桶代替,再后来,人们开始使用蜂窝煤,父亲便联系了一家锻造厂生产铁板蜂窝煤炉,一直生产到2000年。这时,人们早已用上了更干净方便的煤气灶,烧蜂窝煤的人越来越少了。父亲也已到古稀之年,便停止了做炉的事业,在家颐养天年。
自古以来,炉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描绘了一幅雪夜围炉品酒夜话的温馨场面。父亲收藏的那些炉子,见证了父亲大半辈子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亦是清贫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它们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时刻提醒着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且行且珍惜。
胡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