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正月,最热闹的莫过于看年戏。
乡村的年戏是流动的。正月伊始,锣鼓喧闹的声响就持续地在村子上空飘荡,同一套戏班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轮流演出。戏台往往搭建在较为开阔的晒谷场上,或村小学校的操场上。乡下人实在,戏台搭建得不会过于讲究,稳固就行。几根粗大的柱子、几块宽大厚实的木板就能撑起一个临时戏台。戏班子人手不够,热心的村民们都会搭把手。不出半日,简单实用的戏台就搭建起来了。
戏班子是临时召集的,俗称草台子,所用乐器非常简单,只有板胡、二胡、三弦、锣鼓等,但伴奏起来也蛮有气氛的。唱戏的都不是专业演员,而是邻近几个村子里的资深票友。他们忙时是下地的庄稼人,闲时是戏台上的武生、小丑。腊月天寒,进入农闲时节,犁耙收起来,火堆生起来,他们就着柴火的暖,敲起锣鼓,开始组队排演。这些整天和泥土打交道的乡下人,一旦上了戏台,唱念做打,照样演得有板有眼。他们把行头一带,戏服上身,演绎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文唱武打,无不活灵活现;一溜浓郁的本土乡音,唱腔一开,水袖如云,往往能赢得台下一阵阵叫好声。
年戏是村子里最能聚拢人气的活动,其场面不亚于乡村的年集。本村的村民自不必说,几乎是全员参与。不仅如此,村里人还特意邀请邻近的亲友、已出嫁的姑娘、亲家等人前来凑热闹。开戏那天,平时冷冷清清的村道上来人络绎不绝,有走路来的,有骑自行车来的,也有赶着驴车来的。小贩们也不失时机,纷纷带上炒货、水果等前来贩卖。
“咚咚锵锵”三通锣鼓敲响,幕布两边拉,年戏开场。一般会先上演几个应节现代生活小剧,如《拜年》之类,俗称热场子。等到台下气氛热起来,正戏就开始上演。年长的男人们捻熄手中的烟头,坐直了身板,支棱起耳朵,生怕听漏了哪句戏文,听到妙处,不时地齐声喝彩呐喊。年轻男女们大都从外地赶回老家过年,平时难得一聚。他们的心思自然不在戏台上,趁着年戏,三三两两地拢在一堆,相互调笑取乐。妇人们一边同身边的亲友唠家常,一边拿眼打量人群里的年轻男女。一旦有合眼缘的,妇人就变身为热心的红娘,撺掇着上门提亲。一场场年戏下来,撮合得多了,年戏也就成了相亲大会。
咿咿呀呀的年戏唱腔,显然不能勾起孩子们的兴致。孩子们除了贪念小贩们吆喝售卖的各种零食,大多只关注那些花花绿绿的戏服、奇奇怪怪的脸谱以及打斗表演道具。有俏皮一点的孩子,他会躲到戏台后面,扒开戏台幕布的缝隙偷看演员换戏服、画脸谱。演员瞧见幕布缝隙后面的孩子,有意逗乐一下,就拿了个狰狞状的脸谱面具冲孩子一晃,吓得孩子从幕布角落直接滚上戏台中央。戏台上突然多出一个小人儿,正在唱戏的演员一愣神,唱词也给忘了,惹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起来。
鞭炮齐鸣,锣鼓声喧,台上演的是戏剧里的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的是熟头熟脸的乡里,台下观看的是本乡本土的庄稼人。热闹是他们的,欢腾是他们的,喜庆是他们的。一年一度的正月年戏,寄托了村人们的美好期望,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带来了无限欢乐。
王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