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家中的老大,是大家庭的顶梁柱。
那个时候,农村的习俗,老大需要留在老人身边,帮着支撑家业。因此,叔叔们都外出闯荡,父亲就留在村里,承担起大家庭几十口人的重担。
生活在偏僻艰苦的农村,父亲并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他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十三岁就当上村里的会计,三十多岁就当上乡镇企业的领导。
我外出求学前,一直生活在父母的身边。这让我能够亲眼目睹父亲为人处世的风采和举手投足的英姿,成为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还记得小时候,我与父母在一个炕上睡觉。常常半夜醒来或天还不亮,看见父亲总是在和别人说话。有时候一晚上要来好几拨人,一说话就是大半天。
我下晚自习回到家,就要插大门。这时候,父亲对我说:“院子门晚上不要插,屋里的门关上就行,也不用插。”我不解地问:“别人家晚上都插门,咱们为什么不能插呢?”
父亲告诉我,来家里找他的人多,不是谈工作上的事,就是说家里的事,都是想让他帮着拿个主意。这些人都是邻里邻村的,干完活吃完饭就不早了。何况都是因为家庭矛盾、工作纠纷、兄弟不和、婆媳吵架、分割家产等来讨个主意的。他们不愿意碰见熟人,不愿让人看笑话,所以才故意在大晚上或一大早没人的时候来家里。如果把门插了,人家又不愿大声叫门,那么远的路,岂不是白跑了?
我这才明白,父亲心里总是装着别人,这么做是为了照顾别人的方便和颜面。
父亲对这些来求教的人,从来都是和颜悦色,耐心倾听。主意和办法好像是源源不竭,常常看到这些人来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走的时候轻松愉悦,如释重负。
许多年来,父亲就是这样,不知道撮合了多少的家庭,化解了多少的矛盾,排除了多少的纠纷,成就了多少的好事。
记得父亲曾因患脑血栓而半身不遂,医生嘱咐要戒烟戒酒,卧床静养。谁能想到,三天后,父亲就命令我们把他架起来,在地上练习行走。
一直以来,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从来都不敢违背父亲的命令。只好按照指令,两个人架起父亲下炕,一个人在背后扶着。父亲硬是强忍着疼痛,一声不响,一寸一寸缓慢挪动,一点一点强行恢复。
这情形,这画面,一幕幕都展现在我的眼里,一丝丝都铭刻在我的心上,心里暗暗为父亲加油赞叹:多么坚强的父亲,多么伟大的父亲!
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父亲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终于战胜病魔,恢复了正常的行走,一点后遗症也没有留下。奇迹!简直是奇迹!就连医生也大为惊叹,夸赞父亲非一般人可比。
后来在工作生活中,不管我遇到多大的困难,遭遇多少的坎坷,我都常常用父亲的坚强意志创造出来的奇迹,来鼓舞自己、鼓舞他人,来战胜困难,扭转局面。
我身边闻听这个故事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父亲的,都说父亲意志坚如钢,精神强如山。
小学放暑假后,父亲答应带着我去阳泉走亲戚。我至今还记着,当时蹦出了我体育成绩都达不到的高度。
姑姑家在山西阳泉,因为大姑去世的早,两个表哥从小在老家长大,和老娘舅舅特别亲。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出远门,坐在火车上,感到很新奇。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我心中充满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一条宽宽的大河横亘在阳泉矿区的市中心,河上摇摆着一座长长的吊桥。吊桥晃来荡去,人站在上面东倒西歪的。我恐高,不敢走,就蹲在桥面,使劲地抓着侧边的护网,一动也不敢动。
父亲鼓舞我说:一个男子汉,连个吊桥都害怕,那怎么行呢?要拿出解放军的勇气来,去战胜一切困难。父亲拉起我的手,一边讲着红军过大渡河的故事,一边往前走。那时的我,刹那间全身热血沸腾,父亲的双手,正源源不断地输入给我勇气和力量。
在姑姑家,见到了姑父和两位表哥。姑父一上来就抱起我往空中扔,然后就是揪我的耳朵,这是姑父对亲人的特有动作。
父亲领我到商场买东西,阳泉当时号称小上海,很是繁华。我记得买了衬衫和短裤,是带格子的,很是洋气。
父亲激励我要好好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开创自己美好的前程。
后来又跟着父亲外出过几次,对于我后来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让我从此知道了世界之博大、城市之繁华。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明确了志向,坚定了一定要从小山村走出去的决心和信心。
几十年时间一晃而过,这些记忆在我的脑海里,却历久弥新,依然是那样的清晰和鲜活。
在我的眼里,父亲永远是那么的高大伟岸,那么的气度雍容;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么的可亲而又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