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上的柳树连绵了十里柳烟,在东风里飘摇着唐诗宋词的韵味。你可以拖儿携女,手持相机,踏青郊外……
春色明丽,紫燕翩飞,常常想起唐代高骈写的《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桃红柳绿,莺飞蝶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河堤上的柳树连绵了十里柳烟,在东风里飘摇着唐诗宋词的韵味。你可以拖儿携女,手持相机,踏青郊外。田野里菜花金黄,耀人眼目;稻苗滴绿,如绸似毡。放风筝,吹柳笛,摘草莓,正好“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广场上、公园里,到处是欢呼着、雀跃着放风筝的老人和孩子,一地的快乐在流淌。各式各样的风筝凭风飘忽,红红绿绿,姿势各异,牵着孩子们的向往和深情,灿烂了春日晴空。
思绪不禁飞回到童年放风筝时的情景。那些盘旋在天空中的风筝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做风筝要花好几天,从劈篾片,到搭架、糊纸、描花、扣线,直到试飞、调整、修补,都得一丝不苟,不然会前功尽弃,懊恼不及。
伙伴们做风筝时各自保密,等到天晴日暖、风力增大时便各自拎着风筝从屋里溜出来,相互比划着风筝的好坏。开始放风筝了,你呼他叫,有的急着放线,有的调整扣线角度,有的粘贴破损的地方,有的使劲捏嗓子聒噪:“鹞子不上天,捺进锅膛里冒黄烟。”
英子的风筝挂在电线上,来去不得,只好仰直脖子呆望;二牛的蜈蚣风筝一上天就断了线,在空中纵横驰骋;顺子的蜻蜓风筝在空中遨游了一阵就浑身散架了;柱子的灰鸽风筝和菊花的六角风筝搅在一起,难舍难分。
“竹马踉跄冲浪去,纸鸢跋扈挟风呼。”我完全沉浸在放风筝的喜悦里,直到友人使劲拽我的衣襟,思绪才飘回到现实。经不住风筝的诱惑,我们也就近买了几只风筝放起来。
放风筝得讲究技巧,刚放风筝的时候要小跑起步,才能将风筝放起,抬头看着风筝升起后,就可以无拘无束地放风筝了。风越起越大,蓝晶晶的天空中飘着高高低低、各式各样的风筝。有拖三条长尾巴的四角风筝、八角风筝、瓦片风筝、孔雀风筝;还有戴着哨口,遇风如笙似笛,凌空轻奏,好听极了!我的鲤鱼风筝眼看就要斜栽下来,却又凭空而起,令人想起“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心中豪情万丈,尘滓澄清。
风筝是因五代人李邺在纸鸢上系了竹哨,“使风入竹,声如筝鸣”而得名。曹雪芹关于风筝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首歌谣写道:“天际频传征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花雨阵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宵宫。”可见当时风筝工艺之精绝。
时下,市场上出售着各式各样的制作精致的风筝,再也不需要自己动手了,乐趣也少了一些。想想,其实,我们做儿女的,就是父母手中放飞的风筝,走得再久再远,父母的牵挂和嘱咐始终萦绕耳畔,带来温暖和力量,带来乡愁和怀想。故园上空飞舞的纸鸢,把我们的思念绑缚在灵魂深处,在融融春光里,诱惑着我们的脚步,任由疲惫的身心在无边的乡情里沦陷。
“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让我们放飞心爱的风筝,释放郁结的愁绪,吐纳清新的空气,把自己放飞成一只凭风飘摇的风筝,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宫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