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
我母亲已故多年,但听到一声“妈”,仍会忍不住掉眼泪。妈,你在那边还好吗?儿子想你了,愿天堂里也是春暖花开。听着树上的风吟,听着晨起的鸟鸣,它们都在告诉我,这世界有多么的美好。而我此刻最想做的事,写一封信,写给春天,写给你。
静静的午后,风里带来几片落花,那是掉落的思念。拾起那托付于春风的花瓣,于是我裁剪信笺,轻染橘黄色,饱蘸墨香,细细地书写。一个一个的字,绽放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也降落在一片梦境中。
我又一次回到漠阳江畔的故乡。“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孟郊漂泊天涯,尝尽世态炎凉,愈觉亲情可贵,于是写下《游子》,以景寓情,想象母亲在长满萱草的堂前倚门远望,等待儿子归家。
“母亲,让人思念和心痛的名字。岁月带走了失去母亲的悲伤,却把思念留在了这里。我也在慢慢体会着,比悲伤还要浓郁的思念。今天想起了母亲,再一次,我像个孩子般哭泣。”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在《母亲》中的这段文字,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坎上。
记得雪小禅说过:我想我来这一世,不为别的,只为贴着很多温暖,而这温暖里,一定有很多好光阴,让我醉,让我一生不忘怀。
小时候,我常常和小伙伴在田野里无忧无虑地嬉戏追逐,朗朗笑声也潜入了母亲心房。每每看到家里升起袅袅炊烟,也是到了该回家的时候。要是迟迟未归,母亲便来不及解开围裙,焦急地走在村道上,在田野里,呼唤着我的乳名,呼唤我回家。我不知道在没有钟表的日子里,母亲是怎么能精准把握时间的。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在母亲的时间里,每一刻都充满着对子女的爱。母亲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属于她的灶台人生,氤氲饭香,满满天伦,从晨到昏,春夏秋冬,无怨无悔。
我到镇上念初中后,一到放假回家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伫立在村口的母亲。母亲会迎上前来,双手接过书包说:“咋这么晚才回来?以后路上别贪玩了啊。饿了吧,赶紧回家吃饭吧,有你最爱吃的……”
对我而言,故乡炊烟是一道温暖的风景线。袅袅炊烟永远和夕阳、晚霞、清风、岁月融在一起。对母亲而言,故乡炊烟是灶台上盛开的花,有花儿开,才有生活的温度,才有家的温暖。
“伤魂最是儿欲养,泪看高堂少一人。”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可以重复那些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刻。
写给春天的信,最后都被时光回收。而我的心却永不忘怀,那是一段岁月的记录,是照进人生里的暖暖春光。
林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