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个大忙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不着家。如有急事找她,有时手机打爆,也难得听到她老人家的声音。看到我们气呼呼的,她就说是耳朵不好。孙子们在旁边偷笑:“婆婆是在打门球,哪里有心思接电话?”
今年73岁的母亲天天打门球,风霜雨雪不间断。县里的门球场就像她的菜园子,随便哪一个,想去就去。最近的是楼下的桃源社区门球场,那是她成为老年门球队员的发源地。母亲从偏远的农村到小县城,从来没有见过门球。她只是作为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分子,按时巡逻,看谁家的车违规乱停,谁家的小孩在路上乱跑?母亲会说理,中气足,几句话让人服服帖帖。她的勤勉获得“社区警察婆婆”的美名,更赢得各级领导的赞赏。当社区主任推荐我母亲参加门球队,着实吓着了她。母亲说,人家都是退休干部,我一个农村婆……母亲没有底气。她没有读过书,每次在社区签名,颤抖的手写出的字都站不稳,怎么能把门球打进那么小的孔?可社区主任说,只要您想参加,就有人教,保证教会。
手把手教母亲的师傅比她年轻,是县一中退休的老师。母亲敬佩有文化的人,恰恰门球队的高人多:县大院各机关退休的干部、企业高管等,她都虔诚地喊老师。别人打,她仔细看,手怎么拿杆,腕怎么用力,脚站在球的哪边才是最佳角度,球打到哪个地方让对手进不了,等等。她打球时琢磨,走路也琢磨,梦里还在比画。
我们姊妹从小就听惯了母亲的口头禅:“做事最怕用心,用心没有做不好的。”这教育了我们几十年的话,她到老年知行合一了。每天5点起床,她洗了衣服过了早,就出门跳广场舞。8点多,进门球场。打到12点回家吃饭,午休一小时,再去门球场,下午5点多回来吃口饭又去跳舞,到晚上8点回家洗漱睡觉。半年后,她脸色红润,腰板挺直,走路有“噔噔”声,都说她越活越年轻。我都怀疑她以前腰疼、头痛的老毛病是不是真的。
不过,母亲爱数落我们的习惯变了。如今,她一开口就是门球。比如,今天我又拜了个老师,学了一招;今天在老年大学我进了几个好球;今天在电力局球场比赛,我的那场打赢了。听了母亲的话,我们就应和说,打球是好事,打得好更好,打不好也没事。母亲像是受了委屈,问我们是不是看不起她,她明明打得最好。
母亲用一个个好消息证实她的能力。因为进球准,门球圈里把她的称呼从“熊婆”变成了“熊二门”。每一场比赛,领队都要她参加。从交流赛到全县比赛,再到市里,去年打到了省里。在省城的那场比赛,为了确保获奖,没有队员敢换她,母亲连打三场。最终,我们县门球队以第三名的成绩载誉而归。
对于今年的赛事,母亲嘴上说,年龄大了不参加,可是练球的劲头丝毫不减。前天,我正在上班,母亲发来微信视频。我好奇怪她怎么有时间和我聊天,她老人家装作若无其事,说想去云雾山看花,比赛打完了,要散散心。我自然要问结果如何,马上听到母亲的“哈哈”声:“全县选拔赛,我们队是输了,但是我那场打赢了。嗨,你不晓得一中门球队多狠,场场赢,都是大比分。轮到我上场,一中队有我的师父,我眼里只有球。打到中途我一个特别刁的球进了,赢得满堂彩,市老年门球协会的领导跑上来跟我握手,夸我太厉害了。当我们领先一分结束比赛时,我的师父笑着说我,‘你呀,这么多领导在这,让我下不了台。’我就说,‘你是师父,肯定希望徒弟强啊!’”
现在,母亲又要去省城了,这个赛场上的“熊二门”,谁能想到她曾经是山坳里大字不识的“泥腿子”?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