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
分了什么?
蓝天和白云,平分了春风;
青山和绿水,平分了春意;
太阳和月亮,平分了春光
……
越来越壮的枝芽,为枝条分担起大树的雄心——枝条往前,绿叶两边,才可以够得到天,追得上光。
朋友圈里说:枫杨柳树开花了,这是枫香的花,这是杨梅的花。有了花瓣的鼓励,一阵风想要多少种可能,花粉都会竭尽全力地填满。看,紫云英铺满的田野,分了点给看麦娘;看麦娘守望的远方,油菜花愿意陪伴。而我在春意最浓郁的时候,在万物最有序的时候,在记忆的念想中,却一直挺着鼻尖儿嗅那一树树的苦楝花,恨不得把盈满天地间的香气全部吸入心间。苦楝花,在粤西地区是很常见的吧。它开在家乡的田头路畔,开在粤西到处可见的乡野间。在我们学校所在的村边公路上,它也在那么优雅那么宁静地开着——随风飘送,香远益清。即便在办公室里,在教室里,我依然能嗅到和风送来它的气息。
看吧,一阵风吹过,路上撒满了碎碎的花籽朵儿,轻轻浅浅。这是一抹怎样的紫色哟,远远看去,若有若无,空气中却明明弥漫着醉人的芳香,一如这若有若无的颜色,淡雅清新,沁人心脾。
每一年,从立春开始,我就一直等待着这一抹伴着我长大的馨香。于是,我终于注意到—— 于是,我分明留意到,苦楝花,就是开在春分前后——是否花期清明始盛? 待到清明烟雨时,我们再约,可好?
2023年的春分,准确时间是3月21日早上5点24分14秒。 美好的一天在风里醉人的气息中开始。才起床,打开手机,微信视频号就不断地在推送。哦,春分了,又是一年春分时。今年的春分日,风里依然有苦楝花阵阵醉人的馨香。
只是春分,到底分了什么?
尤记得去年3月20日春分,周日,春雨下。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而公元2022年的春分于我,却是一分天下的局部小气候,两阳不同天。那一天,我正驱车返娘家小聚。
从江城出发时,城北始阴后晴,英雄花开,一路向北。到春城近潭水时,已然春雷阵阵,雨水飞溅。车窗外鞭炮声响,该是哪姓人在祭春社罢,所谓“禾青社”是么? 行到山乡处,越发感到先民时期总结出的物候习俗果然不假——春分日,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北宋徐铉在《春分日》中写道:“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在这样的时节里,我们的先人又在做着什么?
春分乃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结出的自然规律。自古以来,春分日里吃春菜,祭春社,放风筝,竖鸡蛋都是人们喜爱的活动。唐刘长卿在《春分》中写道:“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在我们粤西阳春,春分日放风筝的少见,不知道是否多雨的缘故;竖鸡蛋,打小也没玩过。倒是祭春社,吃春菜这两项从小相伴长大。
那些年过的是苦日子。当年奶奶还在的时候,总在春苗嫩芽吐绿时到坡地上采摘回来一捧捧的蒲公英嫩苗,出过水,再油盐炒了给我们下饭。不管是偶尔做的蒲公英菜还是奶奶一直做的油盐苦麦,都是我记忆中的美食。
后来逐渐长大,采摘蒲公英的日子不多见,倒是一种带刺的苦勒菜时至今日依然是菜桌上不可多得的一抹鲜绿,取其清热去湿之用,味苦回甘之美。尤其是山林里野生的那一丛,更是惹人垂涎。那天回到乡村里,妈妈又就着雨采摘了一捧回来。
吃艾饼更是千百年来风靡不减的潮流。听闻我和大妞从学校回来,大姑连夜就给从小爱吃糕点的我做了墨绿墨绿的艾饼,皮薄馅厚,红糖馅里面还包裹了厚厚的花生瓜条籽儿,让人好不欢喜。还说下次做时,一定给加上我爱吃的芝麻椰丝馅……
如今奶奶早已离去多年,总是趁节给我们做好吃的妞大姑也为生计远走他乡。但亲人们间的疼爱和念想如周而复始的节气,年年不减,年年依然。每一次回阳春,爸妈都会把地里栽种的各色菜苗瓜果给我塞满了车后箱;而从学校到江城的日子里,回程也总有孩子爸孩子爷奶给准备的粮油米面鸡鸭鱼肉。
历史走到今天,我们依然吹着先人曾经吹过的风,走着先人曾经走过的路,历经春夏秋冬风光四时;听鸟鸣,吃春菜,祭春社,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息,感受着中华民族这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与爱的延续,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民族。而这,又何曾不是一种幸福!
吴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