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如做人,做人如写字。
字美,离不开点画精准,结构协调,神态生动;人美,也必须相貌端正,身材匀称,有精有神。
心正则笔正。好字有颜值,有气质,更要有品质。再好的点画相貌,再绝的结构身材,再雅的神韵气质,一旦丧失品质,就毫无美感!
“人”之撇捺,互相支撑,互相成全。撇若嫌弃捺,就会随时倒下;捺若嫉妒撇,也将失去价值。无论写“人”,还是做人,都应端端正正,大大方方,简简单单,明明白白。
每个汉字无论多少笔画,虽然各不相同,形似对立,但实则互相避让,彼此呼应。以最大对立,达到最高统一。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和而不同”。
写字看似简单,只有横、竖、撇、捺、点、钩、折几种笔画。但越简单的东西,越是复杂,写好做好都不容易。正如达·芬奇画鸡蛋,纪昌学射箭,武术的蹲步、马步,唱歌的用气、发声,都是一辈子的功夫!
“一”虽是“单身贵族”,也不能随心所欲。书写时少不了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而且每一步骤的动作、方向、力度、速度必须恰到好处。同时三个步骤之间,不能绝然分开、彼此独立,而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流畅自然。
“二”是“二人世界”,最重要是处理好彼此关系。两横长短必须有度。如果一方过于强势,另一方过于短小,就会失去平衡,产生抱怨矛盾;两横距离太远,完全失去感情联系,由“一家人”就变成“两家人”。相反,两横距离过近,卿卿我我,缠缠绵绵,也将丧失神秘感和新鲜感。
学书法先要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必须先向下挖掘,打牢地基,然后才能建起高楼。练字主要练两力:眼力和笔力。眼力就是学会观察、判断什么样的字才是好字。笔力就是通过笔的运行,控制线条长度、速度、力度、旋转度的变化,追求字的生动、美观、个性、神韵。如果急于求成,“一口想吃个胖子”,“走都没走稳”就想“奔跑”,无疑会摔得很惨。
其次,须循序渐进。练字须从楷书练起,只有把楷书的笔法、结构写好,再根据行书的规律,进行练习才有效果。此外,先要对临,再背临,意临。每次练习由点及面,按点画、单字、组词、名句、诗词顺序进行,始终保持专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每个字抱有敬畏和新鲜感。
再次,要举一反三。练字好比做数学题,需要用眼,更要用心。每写一个字要对照原帖,找出差异和问题原因。要善于总结,注意方法,举一反三。比如:掌握了“三”的写法,就联想“丰、羊、半”的书写,再联想“样、洋、佯”等字的书写。不同书写工具,不同书体同时练习,以融会贯通,互相促进。
学书要学以致用,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平时记日记、写书信,参加展览,春节送“福”等实践活动,既是展现,也是检验。别人给出好评,不必骄傲;别人指出不足,也不要灰心。多拜访老师,结交书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点画就是音符,结构就是节奏,章法就是旋律。点画力求精准,不要变调;结构追求协调,避免拖拍;章法要求流畅,忌讳卡顿。追求线条的饱满,圆润,流畅,张力。具有冲击感和穿透力。
书法有法,书法亦有道。舞剑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打球的最高境界,是人球合一;弹琴的最高境界,是人琴合一;写字的最高境界,是人笔合一。只有当笔成为身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气血流至笔端,才能有效控笔、运笔,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写字就是和字交朋友。必须付出真心,保持专注,持之以恒,静待花开。不能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三心二意,急于求成。如果今天练王羲之,明天学欧阳询,后天临颜真卿。结果都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最后写出来“八不像”。只有先学一家,精心钻研,反复临摹,熟练精通。然后再广泛涉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力求创新。
练字不在多,而在精。如果只为完成多少字的任务,结果自然没有质量可言。这不但浪费时间,做无用功,而且会产生厌倦,丧失信心。练字犹如“战斗”要珍惜每一颗“子弹”,力求打一枪“消灭”一个“敌人”,做到练一个像一个,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各个击破,如此才有质量和效率,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学书既是提高技艺,也是修身养性。现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容易产生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一旦我们拿起笔,铺开纸,写写字。就会在一笔一画中聚精会神,在方圆曲折中平心静气,在行云流水中宣泄烦恼,在群贤雅集中愉悦心情。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学书除了书写技巧,还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如果沽名钓誉,花拳绣腿,搞所谓“人体书”“闭目书”“射墨书”“拖把书”的“创新”者也许会“轰动一时”吸人眼球。但毕竟品行不端,书风不正,功底虚弱,缺乏营养,终将被大方之家耻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知之,好之,乐之。这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又是做事的三重境界。既要懂得,又要喜好,更要享受。学书亦是如此。
书法源于自然。“横如千里阵云,点似高峰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折如百钧弩发。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横折钩如劲弩筋节。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书法来自生活。王羲之通过观察鹅的游水姿态,悟出书法的用笔奥妙,和各种“之”字的形象神韵;怀素看到天边晚霞随风而动,形状变幻,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从此写出的草书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出神入化,气象万千。
吴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