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在困难面前,不同的人态度自然各异,作出的反应也不一样,懦弱者畏惧退缩,坚强者淡定从容。如何保持平稳的心态,用正确的方法化解矛盾,这才是做事的根本。我认为,不如意时读苏轼,在慰藉心灵的同时,也许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曾遇到诸多的烦恼和痛苦。但是,他有与众不同的人生视野,虽然身处逆境,却能以苦为乐、迎难而上,顽强地克服了困难,干出业绩,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往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黄州对苏轼来说,是人生的蜕变之地。他由一个朝廷重臣变为地方小官,收入微薄,远远不足一家人的开销,甚至受着饥饿的威胁。可是,他并不向命运低头。经过多方努力,当地政府在城东门外,批给他一块50亩废弃的坡地。他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农夫的短衣,亲自动手,开荒种地。凭着辛勤的汗水,他解决了一家人的口粮问题,消除了后顾之忧。苏轼还打趣地给那块荒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苏轼本是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他在劳动中寻找生活的快乐,以此摆脱心头的苦闷,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透露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气质。
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被调往岭南惠州任建昌军司马。惠州对苏轼来说,是个伤心之地。那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远离中原,仿佛与世隔绝,还常有猛虎野兽出没。苏轼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既寂寞又烦恼。内心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他换一个角度看现实。苏轼发现,那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水果长得特别好,比别处的更加甜美。于是,他主动亲近老百姓,全身心投入当地的建设。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大搞农业生产,大力发展教育,使惠州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对他爱戴有加。苏轼别具一格的个性,以及那份独特的才情,使他随遇而安,表达了“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态度。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调往海南儋州任五品琼州别驾。儋州对苏轼来说,是个荒凉之地。那里十分贫穷落后,“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此时苏轼年事已高,体力不足,但他毫不畏惧艰难的处境,以豁达的胸怀面对自己的职责。当时儋州多数地方还处在“刀耕火种”状态,土地大量荒芜,百姓主要以狩猎为生,经常食不果腹。苏轼跟当地居民加强沟通,劝说他们改变“不麦不稷”“朝射夜逐”的落后生活方式,阐述“春无遗勤,秋有厚冀”的农耕道理,并带领他们改进农具,开垦荒地,教之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技术,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他还帮助百姓医治疾病,开学府讲课,造福一方。至今,当地还有“东坡不幸海南幸”之说。后来,每次跟友人谈起自己在儋州3年的经历时,苏轼不但没有怨言,还充满着成就感,体现出“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豪放风格。
苏轼才高八斗,为人低调。他的人生之路非常坎坷,可谓荆棘丛生,但从来不回避过。到荒凉之地上任,他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在艰苦奋斗中品出人生的诗意来。他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办事气魄,总是穷则思变,依靠聪明和才智走出困境,于细微处得美好,于烦恼处炼超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当遇到不如意而愁眉苦脸、一筹莫展时,读一读苏轼,就会豁然开朗、从容以待。
庞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