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朝诗人韩翃的《寒食》可谓脍炙人口。诗中描写了春天的长安城里花瓣飞舞,也提到了在寒食节这天,东风把皇宫中的柳丝吹得翩翩起舞。
清明时节,正是柳树勃勃生长的阶段。寒食节和清明节,和柳树是分不开的。还有民谚说道:“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关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的起源,有一个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流传甚广。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便将他的忌日定为寒食节,不许民众开火煮饭,只能吃冷食,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插柳,成了后世的一种风俗。早在唐朝之前,插柳的风俗便已经非常盛行了。人们在清明插柳,还有其他的寓意。由于“柳”是“留”的谐音,又因为杨柳枝叶细长,代表着长久,古人常以杨柳来代指道别之情、表达不舍之意。唐朝诗人刘禹锡曾经作过《杨柳枝词》,其中一首写道:“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说的是城外的春风吹动着酒家外悬挂着的旗帜,行人在傍晚告别。但长安道上有着数不胜数的各种树木,却只有垂杨是寄托相思别离之情的。所以,古人清明插柳,还有寄托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清明节插柳在宋元时期非常盛行。南宋人赵鼎在《寒食》一诗中写道:“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寒食节一到,即使是冷清的村落里,人们也还是要插上几根杨柳枝条。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说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人家,每年的寒食节和清明节期间,将柳枝插满屋檐前后的习俗。
实际上,不仅插柳的习俗流传了下来,戴柳的习俗也颇为盛行。明朝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记载:“(清明节)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当时的人们不仅将柳枝插满屋檐前后,而且无论男女老少,都将新柳戴在头上。那时候还有一句谚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说的是清明节折新柳戴在头上,可以使人一直年轻。
也有人并不是那么恪守传统习俗,比如宋代诗人宋伯仁就说道:“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清明插柳》),正所谓“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释绍昙《颂古》)。只要不为尘世间的事物所操劳,戴不戴柳枝又有什么关系呢?由此可见,宋伯仁的心态是非常年轻的。
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柳树通常还有前程似锦、事事顺意的寓意,也象征着希望。所以,清明节插柳戴柳,也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邱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