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漏锅,就是把打破的铁锅箍起来,让它不再漏水,可以重新使用。箍漏锅的师傅就是补锅匠,在我的老家——山西霍州叫“箍漏锅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都用柴草烧火做饭,用的都是铁锅。锅有各种各样:头号锅,直径有二尺多,一般在红白喜事时蒸馒头和蒸菜用,配套有蒸笼和笼盖,可有五六层;二号锅,供七八口人的大家庭使用,可蒸可煮,一般配有三层笼屉;三号锅,供五口之家使用,可蒸可煮,一般配有两层笼屉;四号锅,供三口之家使用,不配笼屉,只可煮饭;小锅,直径不足一尺,仅供炒菜用;还有特殊用途的大锅,如做豆腐和粉条用的大铁锅。这些锅和配套用品都是用生铁铸造的,容易被重物打破。破损后人们又舍不得丢掉,于是就等冬天补锅匠来补锅。
冬天,天寒地冻,地里农活都干完了。晋城一带的一些农民就以家族为单位,外出补锅。
一般是一两个大人带两三个小孩为一组。他们的设备和行李非常简单,大人挑一副担子,一头是一个三层的工具箱,里面装着铁锤、铁钳、铁砧、金刚钻等工具,另一头是一个风箱和一个小火炉。孩子们的担子较轻,一头是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另一头是几只布口袋,用来装收来的粮食、瓜果、蔬菜。到一座村庄,先找一家房东住下。由于每年都来,往往有一个固定的房东,关系处得融洽,也不收什么房租,只是帮房东家补一补破锅。
每天太阳出来后,补锅匠就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村里找一块向阳的地方,大人摆开工具点燃火炉,孩子们则拿上一把补锅行业象征性的标志物——一尺长的铁钳,走街串巷大声叫喊“箍漏——锅”招揽客户。如果有人补锅,他们就替客户背着锅,领着客户来找大人。由大人和客户商量价格。农村补锅一般不付现金,根据修理难度议价,可用各种粮食、瓜果、蔬菜支付,甚至管补锅匠三五个人一顿饭,或者拿一筐煤,也可顶替补锅的费用。
冬天,人们都在家“猫冬”,闲得无聊,农村又缺少文化活动,听说有“箍漏锅的”来了,大人、小孩都来凑热闹,一边围着火炉取暖,一边看补锅匠补锅。
铁锅裂了缝,做饭漏水,比较好补。先用金刚钻在裂缝两侧钻几个眼,再用“∏”形的铆钉铆住裂缝,然后拿一个小碗倒点食用油,再放一些炉灰做成“灰油”。用一块粗布蘸上灰油,在锅的里外两面的裂缝和铆眼上反复擦拭,让灰油糊住裂缝和铆眼,最后,倒上水一试,如果不漏水,就算成功了。
如果破了一个小洞,补起来就困难多了,就要看补锅匠的高超技术了。在一个小坩埚里放入几块生铁片,和一些白面面——成分保密,秘不外宣,放在火炉中融化。随着风箱急促的声响,小坩埚里的生铁片就慢慢化成了炽热的铁水。补锅师傅用小刀刮干净破锅小洞周围的铁锈,用七八层蘸湿灰油的粗布放在右手掌,在布上再放一些米糠,左手也拿一摞灰油粗布。一个助手把破锅摆好位置,另一个助手用长长的铁钳从火炉中夹出小坩埚,把炽热的铁水倒在补锅师傅右手掌的米糠上,顿时,火光腾飞、火花四溅,人们都捏着一把冷汗。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补锅师傅右手把一团火焰从锅的外部对准破洞一按,锅的内部就冒起了一个火球,补锅师傅左手用一摞灰油粗布用力一按,火球瞬时熄灭。几分钟后,一块新新的铁补丁,牢牢地补住了破洞。稍事冷却,用灰油在锅的里外两面一擦,补锅就算完成。
太阳偏西,补锅师傅们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薛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