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假如让我来选一款阳江人的灵魂美味,那么炊鹅便是唯一!一种美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得看它在年节中出现的频率。在阳江,人们养鹅常常是以农历节来命名的,比如年鹅、元宵鹅、清明鹅、端午鹅、中秋鹅、冬鹅等等。每到岁末,人们把鹅放在各种交通工具上迎来送往,成为街上、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鹅“昂昂”的叫声则不管白天黑夜,在大小的住宅区里,此起彼伏,相互呼应,成了阳江人过年的“交响乐”;恰恰是这嘹亮的“交响乐”,把阳江人过年的气氛渲染得无比喜庆……每家每户都吃鹅,是阳江人过年最具特色的年味!
阳江人这种吃鹅情结,形成了五花八门的烹鹅技法,其中最普遍最传统的便是炊鹅。
以阳江特产黄鬃鹅为主要材料,通过宰鹅备料、制作炊鹅酱、腌制、隔水蒸等工序烹制鹅肉的传统技艺,叫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俗称炊鹅。阳江黄鬃鹅因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中国水禽》一书描述其性能特点:早熟、个小、易肥、肉质细嫩、味美,具有皮薄肉厚的优良品质。最适宜炊制。
阳江炊鹅一般选用饲养100日左右(约8斤重)的黄鬃鹅,现宰去毛,开胸,取出肠肚、内脏,并彻底清除鹅肺,保持鹅的体型完整,洗净沥干后,先在鹅的身上用牙签轻轻扎些小洞,然后进行腌制。腌制时,先用炊鹅酱涂抹鹅身和鹅内脏,然后把剩余的炊鹅酱填满胸腔。炊鹅酱按个人口味调制,有较多版本,比较传统的炊鹅酱由大蒜苗小段、生姜片、八角(大茴)碎末,配以花生油、精盐、白砂糖、生抽、汾酒等搅匀而成,切忌加水。至少腌制30分钟后,把整只鹅(含内脏)一起放入炊盆里,加盖盖严密,外面再冚上镬盖(这样操作的目的,一是为了不让鹅的香气外泄,二是为了避免蒸汽水滴落炊盆而破坏炊鹅原味),先武火蒸30分钟,然后文火15分钟,再焗15分钟就可以了。刚起锅的炊鹅,有一股无与伦比的浓香飘逸而出。
将炊鹅斩件上碟,然后撒上芫荽。这碟色香味俱佳的阳江炊鹅,就是看上一眼,也是对胃与灵魂的一种滋养和治愈!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放入口中,细啖之,但觉皮滑肉嫩,鲜香美味、口感独特,大快朵颐之后,只觉饱不觉腻,而且越吃越爱吃,特别是搭配鲜嫩翠绿的芫荽来吃,那种味蕾的美妙之旅,真是难以言表。对于阳江炊鹅的美味,有美食家用16字以概之:清香不浊、浓淡相宜、食而不腻,唇齿留香。相信享受过正宗阳江炊鹅者都会有这种体验。
阳江炊鹅还有一个特点,刚煮熟时的口感是鲜美的肉香,隔夜再煮时,虽然“色相”(因吸入炊鹅汁而色泽变深)稍变,但因调味料已充分渗入鹅肉中,味道却更佳。把炊鹅置于冰箱里两三天,味道还是杠杠的。
二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物!阳江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市内河流密布,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广种番薯,盛产各类蔬菜;充足的稻谷、糠麸、薯类以及蔬菜为阳江黄鬃鹅提供了优质的饲料。阳江地区优良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阳江黄鬃鹅个小、皮薄、肉嫩等独特品质。也因此,阳江黄鬃鹅被评为“广东四大名鹅”之一、“中国五大名鹅”品种;2013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还批准对“阳江黄鬃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丰富的黄鬃鹅资源,给阳江炊鹅提供了物质保障。年节期间阳江地区全民吃鹅的习俗;为阳江炊鹅提供了传承与发展的实践平台。
阳江人把炊鹅列为逢年过节主打美食,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当下阳江人做炊鹅,大多都不再自己配制炊鹅酱了,而是以柱侯酱、 海鲜酱、 芝麻酱、腐乳、南乳等多款现成酱料混合制酱,谓之创新。所以,有人担心,阳江炊鹅正宗的传统味道,会不会被淹没在各色各样的酱料中?
据考证,阳江人在500多年前就已开始驯养黄鬃鹅了。而与之相对应的烹鹅技法——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的传统做法,一脉相承至今,可以追溯的历史也有五代约100多年。
现年89岁,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邓基荣说,自小时候,家里、村里,包括亲戚朋友,逢年过节的烹鹅技法,一直都是采用炊制放筏,即炊鹅。邓基荣是江城区人,年轻时当过乡村厨师,师承堂哥邓基鸿。邓基鸿(已故)也是江城区人,职业为私厨,距今100年,师承他的父亲邓守存。邓守存(已故)也是私厨,距今123年。邓基鸿15岁时,跟父亲邓守存学习阳江黄鬃鹅的炊制技艺,18岁出师当私厨。邓基荣于1952年19岁时,开始跟堂哥邓基鸿学厨艺,3年后出师当私厨,经常承接乡村的酒席工作。阳江人无鹅不成宴的饮食习俗,让邓基荣每承接一单酒宴工作,都是他对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的一次实践。熟能生巧,所以他最擅长的厨艺便是炊制阳江黄鬃鹅。1980年,邓基荣把自己的厨艺传授给16岁的儿子邓业超。邓业超学成之后,一直跟随父亲做私厨。1988年,邓业超通过招工进入阳江中山公园餐厅当厨师,其间,他也经常炊制阳江黄鬃鹅,并坚守阳江炊鹅一脉相承的传统味道。2013年,邓业超把炊鹅技艺传授给沙业应等3人。2017年,邓业超再把炊鹅技艺传授给儿子邓开铭。期间,邓业超带领第五代传承人沙业应、邓开铭等,在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加入新会陈皮(存放15年以上),还尝试增加桂皮等香料,让阳江炊鹅的香味和口感更加丰富。邓业超说,不管如何创新,作为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的传承人,一定不会把传统的味道密码弄丢!
三
阳江黄鬃鹅颈脖修长,体态优美,且性情温顺,“鹅步”走起来昂首挺胸,一摇一摆,充满自信。成熟期的黄鬃鹅,它的羽毛美丽如缎,在水面上飞起来就如同天鹅一样圣洁可爱,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在阳江人的心目中,阳江黄鬃鹅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所以,在阳江地区,每到年节,炊制一只黄鬃鹅拜祭祖先或与家人享用,是人们过年过节的一种仪式。同时,在阳江人办喜宴的菜单中,阳江炊鹅还被赋予了十分美好的名字。如在进宅志庆时,炊鹅名曰“朱雀赐福”,把黄鬃鹅喻为传说中的祥瑞动物朱雀,祈愿朱雀临门,带来好运。结婚喜宴时,炊鹅名曰“羽雁添富贵”,喻意喜结连理后能如大雁一样比翼双飞,大富大贵。小儿满月酒,炊鹅名曰“鸾凤喜添丁”,以鸾凤去赞美黄鬃鹅的高雅,又借喻夫妻之间恩爱,喜得贵子。阳江黄鬃鹅被赋予的这些美好意念,在丰富、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总的说来,阳江炊鹅寄托了阳江人民美好的愿望,在文化传承、研究本地传统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研究阳江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对树立阳江传统饮食文化的形象,对振兴当地文化旅游、以及振兴当地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市级非遗项目——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阳江炊鹅)的第四代传承人,邓业超是一个对阳江传统饮食文化心怀敬仰与热爱的人士。据了解,近五年来,邓业超每年为阳江技师学院的学生提供厨艺实践的机会,从而让阳江炊鹅等传统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邓业超表示,他将筹建一个展厅,展示与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相关的文物和文化图片。他还有一个计划:将规划出一片山清水秀、没有污染的土地,创建阳江黄鬃鹅养殖基地,以最好的食材打造阳江黄鬃鹅炊制技艺的产品,好好保护、传承阳江炊鹅正宗、传统的味道。
冯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