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茫茫,聚散是缘。有的书,读过了,弃如皮糠,被风吹去,不留痕迹;而有的书,如美人勾魂,哪怕只看一眼,却再也难以忘却了。
我喜欢读书。上学时,没钱买书,到处借书、找书看。20世纪80年代,姐姐哥哥们正上初中,每周末总会从学校带一些书刊回来,在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去翻阅这些书刊,记得有刊着贾平凹小说的《收获》杂志等。那时候,山村闭塞,并不知道能从哪里弄到更多的书来读。所以,姐姐哥哥们的周末,就成了我的节日——读书节。
多年以后,在报上读到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的散文《像猎狗一样去找书》,我恍然大悟,原来作为“70后”的同龄人,我们的经历何其相似。
参加工作后,手头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零钱,就再也不满足于借书看了,虽然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对自己喜欢的书,我觉得还是买来读比较过瘾。起初是通过邮局邮购。只要发现了好书,自己觉得喜欢的,哪怕是托人也要替我邮购回来。印象中我邮购过鲁迅、贾平凹、沈从文等名家的书,也邮购过《名家写景100篇》等这样的书。
现在想想,20多年前在山村学校教书的那段日子,感觉还是蛮充实的。白天,与学生一起学习,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晚上,在昏黄的电灯下,读自己喜欢的书。学生们放学了,离家近的老师回家了,偌大的校园里静悄悄的,正是读书学习的好时光。有时候,读到兴头上,也会“诗兴大发”,随手涂鸦,写上几行,如此日积月累,几年里我的文章也零零星星在报刊上露了脸。
进城后,买书的机会多了,也便捷了,书籍越买越多。每每见了喜爱的书,总是忍不住驻足、翻阅、购买。家里的书柜也从一个扩展到两个、三个……
读书,是教人长知识的过程,也是识人知世的过程。
某年,我的乡党、著名诗人田玉川先生,从北京给我寄来他的著作《礼记与百姓生活》签名本,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本签名本。过了几天,这本书就被一位同事借走了。半年之后,我想起此书,问同事讨要,同事先是推脱忘在家了,过几日再问,他竟面无表情地说找不见了。这回,轮到我自己尴尬了。唉,我的签名本!
有此尴尬的借书“教训”,此后买了好书,或是收到师友的赠书或签名本,便只能躲进书房里,慢慢欣赏起来。
尽管如此小心翼翼地侍候着这些书宝贝,但丢掉的还是不少。有的书,是真弄丢了,也有的是被一些“书瘾者”隐匿了。借书给人到这个份上,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并不是真的慷慨大方,倒是看破了读书人心里的“小九九”,自己觉得愁眉苦脸或者唉声叹气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淡然处之。
每每独坐书房,就常常想起那些“曾在我家”的书来,像董桥的《今朝风日好》、扬之水的《采绿小辑》、谷林的《书简三叠》、孙犁的《书林秋草》等,光是书名,就那么美好。这不,这几日又想读它了,没办法,只好去网上搜求。这些书,我曾翻阅过,给过我美好的体验,它们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我生活的路。
胡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