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时起,父母的辛勤忙碌就在我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每天早晨我和哥哥醒来,锅灶里已经有母亲提前煮好的稀饭,她和父亲早就到地里干活去了。中午放学回来,难得一家四口在一起吃一顿饭,要么父亲在外面干活,要么母亲匆匆扒上两口饭,拿起饭盒带饭给在田地里干活的父亲。
后来,父亲买了一辆拖拉机跑起了运输。每天凌晨,我迷迷糊糊中听到机器的声音,父亲已经出门。晚上我们已经睡觉,父亲还没回来。母亲经常对我说:“我们家穷,你们爸爸起早贪黑就是要比别人勤快,这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那时,我家的房屋虽然破旧,但是里里外外被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堂屋里的木柜被母亲擦得一尘不染。冬闲时节,母亲每天都给我们纳鞋底,经常是我们一觉睡醒,她还在灯下忙碌着。
每年春节的年夜饭,母亲一定会做一道“水芹百叶”。边给我们搛菜,母亲边说:“吃了水芹菜,人要变勤快!希望你们要牢记勤是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父母的“勤劳”教育和影响下,我和哥哥从不偷懒,家务活我们分工做。哥哥挑水劈柴,我就烧火做饭。哥哥养鸭放鹅,我就割草喂猪。每天放学路上,我们都会捡些柴草回来。到了家,放下书包,就跟母亲去自留地里给瓜果蔬菜浇水捉虫。农忙时,我们更是跟着父母身边,帮忙做一些杂活。上了初中,我们就能下地跟父母割麦割稻、挑担运肥。每年插秧是最忙的时候,哥哥一早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我也早早起床去集市上买菜,回来后先把全家人的衣服洗好,然后一个人做好一桌菜,招待前来帮工的邻居们。吃过午饭,我洗完碗又跟他们一起下地插秧。
记得有一次到亲戚家吃酒,我和哥哥不由自主地帮着扫地洗碗,亲戚连忙阻拦说:“你们是客人,怎么能让你们忙呢?”母亲听到这,笑着说:“他们兄弟俩在家勤快习惯了,就让他们俩做点杂事,什么时候都不能吃‘闲饭’啊!”
有了孩子后,我也有意识地培养他勤快的习惯。凡是他能做的事都一律交给他做,从不包办。孩子7岁那年,父母亲来我们家小住。每天,我和爱人做饭,孩子就负责洗碗。每天洗澡前,他自己找衣服。洗完以后,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还要自己叠当天晒干的衣物,并整整齐齐地码在衣柜里。早晨起来,他自己叠被子、整床铺。睡觉前,他自己整理第二天上课用的书本和文具。每个周末,他要负责自己房间的卫生打扫,擦桌子、拖地、整理书柜。
看到孩子既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事,还会做家务活,父母很高兴,开心地对我说:“我们家的勤劳家风是一代代传下去了!”
谢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