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峪位于走马坪下的陆柏林村,而陆柏林村现属新下陆辖地,从现在的行政划分看,梨花峪似乎与铁山区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不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陆柏林生产的农副产品都是直销铁山的,直到有色公司崛起,新下陆人口爆棚,陆柏林生产的农副产品,才开始转供新下陆。
再者,陆柏林村的村址,原本就和铁山的峰峦一脉相承,同属矿藏的领地。位处该村的管山,就因高品位的平炉矿苗满山冒头,自古以来,就和铁山的矿藏进行着同步开采。就在管山的矿藏被开竭采尽之际,人们又惊喜地发现,管山的矿脉一直延伸到了陆柏林的村中,至今仍常年不涸的两个村中水塘,其中之一就是采矿的遗存。
据说由于一次天降暴雨,不但淹没了人工采场,就连当时简陋的人工采矿工具推车、箕、筐、锤、钎、镐、锹等等也全被淹在了采场内,后因积水太多,抽水采矿得不偿失,以致积水成塘。
凡此种种,都足证陆柏林村与铁山矿冶文化千丝万缕的连结。而位于陆柏林村的梨花峪,也跟铁山人有关联。
铁山村落的地形地貌,各具特色,绝少雷同,即使是水的动态,也各自迥异。盛洪卿是两港环抱,龙衢湾是一渠穿中,陆伯林是溪涧擦村……陆柏林正是这一股发源于崇山峻岭的清冽,始终如一的多情吟唱,才催放了夹岸醉人的芳菲。
今天,每当我感动于古人“庭雨梨花瘦”,“梨花夕藏鸟”,“梨花新拆东风软”,“燕子梨花细雨愁”的优美诗意时,我常常向历史发出无解的叩问:前贤们这些关于梨花的锦绣名句,可是陆伯林梨花峪的原型?可是在陆柏林梨花峪中获得的创作灵感?
后来,梨花峪的梨树虽与日俱减,昔日那冰清玉洁的花海逐渐被农田取代,但那一湾日夜窈窕的溪涧,以及两岸那罕见的通幽曲径却如同一个“锁在深闺”的佳丽,任岁月荏苒始终未遇见一个知音识者。直到大力提倡青山绿水、广泛开展生态修复的当今,梨花峪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天生丽质”,才被迅速打造成了一个游人接踵的景点。梨树又纷纷落户溪涧的两岸,香雪又静静捧出一尘不染的清纯。为方便两岸曲径的联通,溪涧上新建了小桥数座,游人们不用涉溪淌涧,便可随意调换观赏的方位,自由自在地逆着或顺着溪涧水的流向,随心所欲地畅游。
梨花峪的开发是近几年的事,起步晚,名气大,每逢节假长休,游人更是络绎不绝,更有不少文人骚客慕名而来。他们诗情文兴勃发,寄怀遣兴,或华文豪放,或丽辞清婉,或借景状物,或比兴明志……我的朋友、诗人田月,就多次赴梨花峪游览,并填写了几首颇耐咀嚼的小词,兹抄于下:
风入松·梨花峪
春山雨霁晓轻寒,翠谷笼烟,梨花千树堆晴雪,清芬溢、沁入心田。石濑湔裳撷趣,芳林伩步陶然,浮生偷得几回闲,许我贪欢,凡尘俗世缠身久。为他情、自制篱樊。聊且徜徉山水,做回快活神仙。
青玉案·梨花峪
梨花峪下花千树。却已是、开无主。忍看当年携手处。云缭雾绕,谷空人去。总把花期误。不知谁共斜阳暮。举盏空吟断肠句,一地相思无以诉。玉筝哀曲,心头飞絮。更落梨花雨。
满庭芳·重游梨花峪
翠谷藏幽,清潭照影。别来几度春风。莺声引我,徐步小桥东。时有初开小萼,宛若是拈雪妆容。频回首,依稀犹记。携手觅芳踪。此时何所欲?行吟云外,醉卧花丛。便忘却、此生遗恨重重。纵有柔情万缕,终不过、转瞬成空。沉思久,余生往后,只愿与春同!
我心中忽然萌发三点建议:
一、切盼梨花峪后来的新村官们,留意关于梨花峪的诗文,以便集腋成裘,结册发行,扩大影响。与此同时,举凡名人手迹,并将大家题字立碑勒石,以增强人文积累。二、建议拓展游览纵深,再做水上文章。如能在梨花峪的上游择地建天池蓄水,将水的存在发展到极致,必将大大提高梨花峪的游览魅力。三、继续在梨花上做功夫,广种各种梨树,使之成为一个集梨树大成的基地,使之无愧梨花峪的芳名。任何一个风景区的完善成熟,都经一代又一代人的呕心沥血。祝愿久锁深山方初识的梨花峪,在未来岁月的回眸中,一笑百媚生。
盛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