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狗不是狗。其实它是一种小昆虫,学名叫蝼蛄。
城里的孩子,可能不会太注意这种小东西。就是“耙狗”这个名字,也是我家乡的叫法。究竟是不是这两个字,谁也说不清楚,我只是估摸着这么写的,因为在家乡也仅仅是听人们这么叫,却从来没见有人写出来过。
我对耙狗的了解,源自小学的一篇课文。在家乡读小学的时候,大约读到三年级便开始多了一门叫《常识》的课程。那门课程大抵与现在小学里的《科学》相仿。隐约记得《常识》这门课程的内容很丰富,甚至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那里面既有介绍春夏秋冬交替,也有解释雨雪风霜形成;既有描述山上飞禽走兽,也有叙说水里鱼虾蟹蟮;既有讲解生蹦活跳的动物,也有描写枯荣轮回的植物。第一次领到《常识》课本,便觉得兴趣盎然。也许是《常识》里的内容贴近生活,看着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加上里面的插图非常生动,比如介绍昆虫,便用一个圆环图从卵到幼虫到成虫等等,把这种昆虫各个时期的形态勾画出来,一目了然。因此,从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开始,便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
小时候,我总感觉耙狗还是有些小可爱。这小东西憨憨的,不咬人,放在手上一般也不飞,只是在手里爬着,挺温顺好玩。这小东西还会唱歌哦,当然,那不是唱给你我听的。其实男耙狗有个特殊本领,可以依靠前翅的振动发出声音。据科学家研究,那歌声其实是爱的宣言。歌声响起,周边的女耙狗便会循着声音款款而来,共商生儿育女的大计。耙狗的长相有点像蟋蟀,据说跟蟋蟀还有点远房亲戚关系。只是耙狗的头颅比较大,约略有点笨拙;身子却比蟋蟀要长,显得更婀娜。由于其后翅通常折叠着收起来,胖乎乎的腹部便毫无顾忌地露在外头。要说耙狗最大的长相特征,莫过于它的前足。在3对节足中,前足长成了带齿的铲型,比起中足、后足来要强壮得多,活像一双孔武有力的大手。事实上,这双大手在它的生活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农民可不那么喜欢这种小东西,甚至会痛恨得咬牙切齿。耙狗居住在地下,准确地说是在耕地的下面。它们靠着那双带齿的大手,在农民耕种的土地里挖掘出四通八达的隧道,遇到一些喜欢的作物嫩根便顺手收割下来吃了,加上这些隧道隔断了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途径,以致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点东西,半道里便莫名其妙地夭折了。耙狗白天通常都躲在隧道里优哉游哉,到了夜晚,它们便忙开了,借着夜色的掩护倾巢而出,寻找着地里刚刚萌发的嫩芽或者那些甜脆多汁的嫩茎大快朵颐,农民好容易种下的希望,一夜之间便在这些小东西的蹂躏下化为乌有。
少年不知愁滋味。捉耙狗却是我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之一。村里的叔叔伯伯在收割了冬造的作物以后,会赶着牛、用一种叫“犁”的农具把田地里的泥土翻过来,让泥土经受冬天的霜冻,称为“晒冬”,目的是通过寒冷冬天的霜冻将泥土里害虫的蛹、卵等杀死,以获得次年作物的丰收。第二年开春,经过晒冬的田地便会灌满水,再用牛拉着一种叫“耙”的农具把整块的泥土耙碎整平。牛在最前面,通过两根绳子拉着后面有十多个齿的耙,一个人扶着耙吆喝着牛走,水里整块的泥土便可以被弄散荡平。正是因为原本整块的泥土被弄碎了,躲在泥块里的耙狗浮上水面,四处逃命。我和一帮小伙伴们一直跟在扶耙那人的后面,看到慌忙逃窜的耙狗便迅速逮起来。往往小半天便能逮着一大盘。
当然,捉耙狗不是为了玩。干这活甚至还得冒点儿险。水田里不光有耙狗,还会有蚂蟥。一旦被蚂蟥叮上,还是挺讨厌一件事情。那我们为什么要冒着风险去捉耙狗呢?主要是那时候太穷,生活在农村甚至吃个荤腥都是很奢侈的事情。贫穷不应该限制想象力。买不起肉的农家孩子变着法子找活路,摸鱼逮虾掏田蟹捉耙狗便成了增加蛋白质的重要渠道。就说这耙狗吧,拿回家洗干净后,用点盐油简单爆炒,便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眨眼之间,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听说家乡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只是不知道,家乡春耕的水田里,会不会还有一群小伙伴跟在扶耙人的后面捉耙狗呢?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