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不乏山水之胜,既有像鸡笼顶、八甲仙湖这样的名山名水,也有人迹罕至的幽僻之景。或许是内心向往清净的缘故,相较于游人众多的名山大川,我更爱探访“深山幽林”,去游赏那些隐匿在山林深处的景致。
恰逢周六,连续一周的雨水终于停歇了,于是我与数位好友相约前往“浊溪”游赏。“浊溪”藏于西山深处,位于永宁、圭岗镇的交界之处,环境荒僻、清幽,少为一般人所知。有一年暑假,我驱车经过此地时,偶然发现了这条藏在山里的溪流。只是对地形不熟悉,当时不敢贸然深入探索,只能浅尝辄止。其实,这条溪本无名字,因远望其流水伴有泥沙,便起名为“浊溪”。
此番做好功课,带足装备,在一位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欣然开启溯溪之行。沿着依稀可辨的树林小道,穿行在山野当中,兴许太长时间无人行走,路上灌木丛生,野草交杂,只得小心拨开挡路的藤蔓和荆棘,踩着厚厚的枯叶和杂草,往山的深处行进。山林里分外幽寂,耳边只回荡着脚步声,偶有山鸟啼鸣,但很快归于平静;眼前空寂的环境,让内心感到安宁,满目的绿意,将脑中的烦恼尽皆净化。
此时,阵阵凉风袭来,让人倍感清爽,周围植被渐浓,树木愈发高耸,环境也渐渐幽深起来。在视线不远处,有一棵格外引人注目的大杉树,它的树干稍粗,上面缠绕着各种绿色的寄生植物,为其笔直的身姿增添亮彩。它顶上的叶子随风摇曳着,细影婆娑,显得生机勃勃。阳光透过疏密有致的树叶,零零碎碎,洒下点点金黄。偶尔还有树木倒垂,横在小道中,人只得低头弯腰而过。
踏进山谷后,水声倏然出现,并随着我们的脚步加快而渐响,“浊溪”不远了!真可谓是“未见其溪,先闻其声”。百余步后,视野豁然开朗,一道水流映入眼帘。经过数天雨水,溪流湍急,“撞”上嶙峋怪石,激起阵阵水花。往下俯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水流蜿蜒、径迥溪折的景象,直至视野的尽头;溪水极尽变幻之势,有时奔放,有时轻缓,如此随心所欲,宛如一位浪漫派诗人,在演绎一曲奇妙瑰丽的诗章。
顺溪而下,经过陡峭的山道时,一行人打好安全绳,弓身弯腰,援竹攀石,七手八脚地翻下陡坡;横穿溪流开辟新路时,则以湿滑的石头为桥,寸步移行。我们三个男生摆好姿势,紧握着登山杖,并插进水里保持平衡,左一下、右一下、前一下、后一下,动作沉稳而潇洒,就像书法家在大笔挥毫。同行的女生则需经历一番考验,只见她趔趔趄趄,几度前仆后倾,一时尖叫连连,最后在帮助下亦到达对岸。
再往前走,下方出现了一汪潭水。“溪”在此汇成一道白练,奔涌着凌空而下,并顺着石壁四处飞溅,扬起层层薄雾,犹如轻纱曼舞,飘飘欲仙,给人一种如幻如梦的感觉。水流冲击于潭面上,让水波回荡徘徊,汩汩外溢,并迸发出轰隆隆的透彻声响。天然而成的瀑布如同一位豪放派诗人,行云流水一般潇洒恣意,尽情挥洒着千思万绪。
环顾四周,瀑布右侧奇石突兀,藤蔓横生,一个神秘莫测的石洞映入眼帘。走进观之,四周石块布满苔藓,光影斑驳,堆积起岁月流年的痕迹。它的洞口“初极狭”,在水雾的蒸笼下,若隐若现,又被绿植半掩“遮面”,一行人只得侧身浅探。洞内漆黑一片,借着手电的光,可目视整个洞穴:石厅稍显开阔,却空无一物,仅有清脆的滴水声不断,我朝里吼了几声,只听嘹亮的回声远扬。
走出洞穴,下至清冽的小潭,潭水清莹透彻,游鱼细石,皆清晰可见。众人玩心大起,纷纷脱下鞋袜,挽起裤腿,走进齐膝的浅水里,掬一捧清水,洗一把脸;霎时间,一股沁凉迅疾涌至头顶,身心顿感轻松愉悦,神清气爽。一边望着水面颤动的山影、树影、日影,一边欢心挑选玲珑奇异的鹅卵石,好像忘却了时间消逝,只感到空灵与悠然。
玩累了,四人各择溪石落座,歇脚。和着清凉如歌的水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放任思绪漫天飞舞,任由欢声笑语在山谷里回荡,我已不自觉地融入这片山水之间。
良晌,我们开启返程,依依不舍作别这清幽宁静、怡情逸致的“浊溪”清潭,回到那喧闹忙碌的生活中去。
陈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