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生前总跟我说要多读书,开书店不仅是延续哥哥的事业,也是在成就自己。”言语间,我捕捉到吴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哀伤,但转瞬换成一副坚毅、温和的表情向我们诉说着她与书、与书屋的渊源。
40多岁的她,性格随和,轻声细语,颇有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因受家人影响她从小爱看书,她父亲是位极爱读书之人,当年拼了命也要保住的古书,存留到现在有几大木箱子,她说那是千金不换的“传家宝”。
这是一家位于小城中心公园不远处的书屋,名字恢宏大气——博览书屋。书店被她打理得整洁、素雅,经营面积300余平方,分上下两层。一层可供顾客边品茗、喝咖啡边看书,沿着蜿蜒的楼梯上二楼,有儿童读物、自然科学、文学作品等各类书籍。来此书屋,若是心细之人,便会发现每个角落都有妙趣横生的精致摆件和赏心悦目的各类绿植,有的植物正落落大方地展示着美丽花朵。还有让人看一眼就想坐一坐的别致沙发,一器一物,无一不透露着书店主人的品位和别出心裁。
记得第一次来这个书屋,是因为参加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需要找一本书。那天正下着淅沥小雨,尽管没有找到合适的书,头发与衣服也被淋湿,内心却莫名涌出几丝喜悦之情。因能在自己生活的小城觅到一处如此温馨惬意的书店,就如遇到了良人故友般窃喜。想着以后得闲了便可以抛开鸡毛蒜皮的日常来此,随意在书屋一隅,翻几页励志或优美的文字,让时光在书香里酝酿,让思想天马行空,即使是一个短短的午后或黄昏,也会有行过万水千山的景致。
第二次来书屋,是前不久参加周末读书会。吴姐喜欢国学,感觉学习国学后受益匪浅,可周围跟她年纪相仿的人大多到了周末就会约打麻将。她暗自想着要约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便想到周末约读书。
两年前,她组织跟她一样喜欢阅读的朋友、国学老师,每周末开展公益读书会。参加者从起初的四五个人,到现在的二三十人。记得那晚,我们读的是《孝经》。说来惭愧,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孝经》单指家庭里面对父母及长辈的孝敬。殊不知,《孝经》是一本讲社会上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各种阶层、身份人士相处之道的“智慧锦囊”。当读到《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古人用如此形象的描述来提醒我们平常要小心谨慎地为人处世时,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后来的读书会上,读《道德经》《诸子百家》等国学经典,经老师逐字逐句地释读,文友们谈感想,感觉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与精神火花的碰撞。那穿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既有对古人的敬仰、折服,也有对自己的觉醒、审视。那些跨越千年的经典书籍,是圣贤们留下的智慧结晶,我们通过阅读分享便会一点点体悟其中的精华与奥妙,我们当前生活或工作中的遇到的困惑也会迎刃而解,而我们的心境也因此更加豁达开朗。
书屋除了经营书籍、开展公益读书会,还有“学生驿站”。因书屋距离一所小学位置近,中午或是傍晚,一些来不及接孩子的父母便会将小孩在这里暂时“寄存”。孩子们在这里或是奋笔疾书,或是手捧书本全神贯注、甘之如饴的样子,让人不禁感慨书屋的“魔力”!
“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书有华,秀于百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读书妙趣无穷,书香亦能熏染人生。撇开喧嚣,拨开冗务,于书屋一角仔细品味,咀嚼书中的宁静与快感。“岁月从不败美人”,即便是相貌平平的女子,若是“腹有诗书”,一颦一笑中总会透出几分灵气的。
我生活的小城,因经济发达、美丽宜居屡屡被评上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如今,在书屋,因一盏盏阅读之灯,让求知的灵魂彼此照亮。小城,也因有吴姐这样的人,用爱心续写着书屋的故事,传递着阅读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与书相遇、与书结缘、与书为伴。我相信,终有一天,小城会成为书香城市。
吴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