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受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风、家规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好的家风一直潜藏在我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我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教育我凡是从小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大都吃不了苦,独立生活能力差,所以要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记得在我孩提时代,父亲为了增加家庭的收入,离开家乡前往矿区,在煤矿工作。由于路程远很少回家,家里农活都是母亲做。我的老家衡水地区是个平原地区,以种地为主,每家至少有八九亩地,地多家里的农活就特别多,收麦子、掰玉米、割谷子、拾棉花等等。尤其到了夏季,母亲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在自留地里种了些蔬菜,浇水、施肥、采摘,经常忙碌着。母亲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在我的记忆中,每到蔬菜收获季节,母亲就会用自行车带上箩筐装好蔬菜到集市上去卖,姐姐在家收拾家务、喂猪,或去地里干活。姐姐看到母亲辛苦,主动放弃上学,来帮助母亲干农活,减轻母亲的担子。看到家里人这样整日劳累,受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从八岁开始也学着帮母亲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洗洗碗、收拾家务。记得那时放学回家,我会立即放下书包帮着干活。放假的时候,下地跟着母亲和姐姐干农活。虽然每次干完活感觉很累,但是学会了做事,心里感到很快乐。那时的日子虽然感觉很苦很累,但在父母的勤俭持家中,收获了知足与幸福。
勤俭持家自然成为我家的良好家风。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父母却依然保持着节俭过日子的习惯。母亲常教导我们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我们姊妹四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现在也养成了勤俭过日子的习惯。日常生活中,包括灯泡在内的所有电器,只要不用就会立刻关掉;洗衣服用的水存起来冲厕所;还有穿衣、日常花销、出行等等一切能节省的,都竭尽全力从简。母亲常说:“今天浪费一点,明天浪费一点,年年月月算下来就不少。”
如今,无论在何时何地,我家仍然保持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传统美德。
刘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