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灶陈村地处南三岛中部,这里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特适合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大豆、蔬菜、莲藕等。
时值盛夏,云蒸霞蔚,苍穹如洗,绿水氤氲。南灶陈村滩涂毗邻,蒹葭苍苍,水草丰茂,鸟儿翩飞,和谐融洽,生态淳朴。袅袅村烟,黄牛漫步,牧声悠扬,人群如织,一望无垠的莲畴如碧海滔滔,荷风习习,荷香幽幽。
极目远望,荷天相连,蓝翠相接,红亭回廊,迂回其里,俨然若画。循廊踱步,徜徉莲间。只见绿叶恣肆舒卷,花朵随意开合,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花叶清秀,馨香四溢,沁人心脾。不由得想起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赠荷花》诗:“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诗前两句写出一般植物只有“花”才受到重视,绿叶只用来陪衬。三、四句用“惟有”一转,突出荷花与众不同:绿叶舒卷自如,花儿任意开合,叶美花艳,荷花在绿叶映衬下更艳,荷叶有荷花依偎更美,花叶互相辉映;“卷舒”“开合”两词将荷花与荷叶自由自在之情态生动描绘出来。
俯身细察,盈荷吐露,露透晶莹,滚圆欲坠,红莲带雨,冰清玉洁,纯净无瑕。或含苞待放,娇羞欲语;或莲苞怒放,恬静安详;或已结蓬者,衬以荷叶,妖娆可爱。绿盖如伞,重碧叠翠,青盘滚珠,圣洁高雅,好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荷日图。
纵观古今,不知多少的文人墨客也曾为夏荷倾倒,并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于《采莲曲》中赞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该诗描写了一位采莲姑娘,穿着绿色的裙子,乘着小舟在满是荷叶、荷花的池塘中穿行,绿色荷叶与绿罗裙浑为一体,荷花在她的脸边微笑。她置身于绿色的王国中、花的世界里,陶醉于大自然的温馨和爱抚中。诗的前两句,荷叶与罗裙并提,荷花与俏脸相对,作者通过罗裙与荷叶颜色的一致,荷花和俏脸颜色的统一,把荷花、荷叶及姑娘的美体现了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美,也是一种迷人的,令人心醉的美;最后两句写池塘里荷叶荷花的茂密。特别是末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突出了先声夺人的力量。全诗意境优美、迷人,语言自然圆润、和谐婉转。
明进士、南京户部主事王鸿绪的“采采江水滨,荷花照脸新。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与王昌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学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赞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之首句用“毕竟”二字,强调六月之西湖尤为美丽动人,已含惊叹之情。次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发人遐想,为后两句作铺垫。三、四句具体地描绘了荷叶与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态:极目远望,蓝天、碧叶相连,红日、红花辉映,绿意无限,红得别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生机盎然的画卷。“无穷碧”“别样红”,将西湖夏荷的特有风貌勾画出来。诗人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由碧绿的荷叶而联想到蔚蓝的天空,由红艳的荷花联想到鲜红的朝阳,使画面色彩更为丰富,景象更为壮美。
荷比较早走进文学殿堂,当数汉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其后,南朝、唐、五代、宋、元、清均有大量歌咏荷花的佳句。
伍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