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还未到,街上的店铺早已贴出各种七夕促销的广告。走在街上,我感觉不到节日将近的快乐。在我的印象中,七夕节应该是淳朴而自然的,是诗意而浪漫的。
儿时的七夕节并不是什么情人节,到现在我也觉得牛郎织女的故事本不是花好月圆的结局,爱人之间怎么能把七夕节当情人节来过呢?七夕节,在我的家乡被叫作“乞巧节”,这一天女孩子们都会拜织女“乞巧”,希望自己能够像织女一样聪明灵巧。这个节日是属于女孩子的,我们男孩子大多是看热闹的心理。
乞巧节前夕,女孩子们都撒了欢儿,好像一簇即将开放的花儿一样,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她们忙着赶制自己的“作品”,绣个花儿,缝个荷包,扎个毽子,等到乞巧节那天来个“才艺大比拼”,看看谁的手艺好。她们议论着谁的手巧,做出的活针脚细密。大人们笑眯眯地夸赞着女孩们,女孩们听了既害羞又欣喜。
我们从小就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太熟悉了。我不知道织女长什么样,总觉得应该是邻居二丫那样的吧,斯斯文文,秀秀气气,说起话来温声细语,笑起来嘴角的酒窝能将人的眼神全装进去。听母亲说,二丫的手是最巧的,手指细细长长,一看就是灵巧的模样。这个我清楚,因为我亲眼看见过她在自己的手绢上绣的花,好看得如同刚开的一样,十分灵动。
到了晚上,大家还会“拜织女”。夜色温柔,风儿轻抚,坐看牵牛织女星。我们仰望星空,遥指着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兴奋地谈笑着。牛郎织女的故事虽然能倒背如流了,但每年的七夕节总要再讲上一遍,一样的故事常讲常新。姐姐和堂姐们拜织女的时候,我们都不敢吱声,好像某个神圣时刻降临一样。姐姐的样子非常虔诚,脸上露出我从未见过的严肃。我清楚,姐姐们太盼望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了,她虽然还是个半大孩子,却担起了不轻的担子,家里缝缝补补的活儿都是她的,她早早地就有了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农村女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完成的。
拜过织女,孩子们就又撒了欢儿,在星空下笑着闹着,很晚才散去。有一次,姐姐在第二天早晨醒来后对我说,她梦见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织女的衣服真漂亮,一定是她自己织的。
家乡的七夕节虽然还有吃巧果、晒衣服、晒书等习俗,但完全被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孩子给冲淡了。这是个与织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节日,单纯质朴的女孩们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精神偶像,也确立了她们成长的目标。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就这样在年年岁岁的节日中逐渐形成。
时代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变了。七夕年年过,而我怀念的,依旧是小时候的七夕节。
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