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离开人世已有十三个年头。行文至此,夜深人静,倚窗而立,我看到半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阵秋风吹来,记起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不禁又怀念起母亲,心中依然隐隐作痛。但愿母亲在天堂过得舒心快乐。
每次回乡下老家,经过村边大路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望向南面那畦田地,寻找母亲的身影。这个习惯已经有10多年了,如今仍然没有改变。可我的目光总是落空,因为母亲早已离开人世。岁月无声,我对母亲的思念,已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经常触动我的心扉。每每想起母亲,泪水会默默地流出来。
有人说,“亲情是人间至情,母爱是人间至爱”。在世上,能同时给我这份情、这份爱的人,只有善良的母亲。有一个清晰的场景,常常在我的脑海浮现——
初秋的一天傍晚,天色渐暗,一名三岁多的小男孩站在村口,看着劳作归来的村民,焦虑地盼着妈妈出现。远处走来一个挑着水桶的妇女,他兴奋地叫着“妈妈、妈妈”,向她跑过去。对方听到叫声,回应道:“我不是你妈,你认错啦!你妈还在后面呢。”他感到好羞愧,忍不住哭着问:“我妈怎么还不回来?”就在小孩越哭越焦心时,一个同样挑着水桶的妇女快步走过来,放下水桶,抱起小男孩亲一下,说:“伢,不哭,妈回来了。”小男孩破涕为笑,紧紧抱着妈妈。妈妈把他放下来,从裤袋掏出一颗熟得发黑的稔子,撕掉果子顶部五片皮瓣,再掰掉中间的白色果芯,递到他嘴边。小男孩吃着稔子,禁不住说:“好甜!”妈妈又掏出一把熟透的稔子递给他。这是妈妈特意采回的野果。小男孩把果子放进衣袋,欢天喜地拉着妈妈的手回家。
这个小男孩便是我。那时,母亲30多岁,是村里勤劳能干的女人之一。在四姐弟中,我排行最小,上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里人都宠爱我,特别是母亲,不让我受半点委屈。
母亲对我的疼爱,缘于我小时候体弱多病。
听说我一来到人世就不安分。还没满月时,总在夜晚哭闹,哭累了才肯睡觉。往往这时,天也快亮了。为了不影响家人睡觉,母亲背着我走出屋外,踩着夜色,在巷道上来回走动,嘴不停地哄着我,手也不停地轻拍着我,希望我安静下来,快点入眠。而我还是一个劲地哭,哭声从巷口传到巷尾,从村头传到村尾。我虽然羸弱,但哭声不小。母亲无计可施,既心痛又无奈,陪着我暗自落泪。
村里老人说,农历三月出生的男孩,体质弱,病痛多。我正是这个月份出生的。我生病时,母亲特别焦急,不管刮风下雨,总要背着我,步行到三四公里远的镇上看医生。一次,我发烧厉害,医生用的药重了些,我病好后,左腿走路时有点跛。母亲担心我会变成跛子,于是顿顿给我煮热粥、热汤,让我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一个多月后,我的左腿走路才恢复正常。
母亲常常说起我小时候的事情,让我深知生活的艰难和成长的不容易。平时,母亲对我呵护有加,却能把握一个度,不会超越“溺爱”的底线。当我任性时,母亲也会拿出狠招,一点也不含糊。
在20世纪70年代,对农村孩子来说,水是快乐之源。那年夏天,我跟村中几个小伙伴,不是在村前的大池塘玩水,就是到附近的小河游水。母亲觉得玩水不安全,教导我说“欺山莫欺水”,不准我偷偷去玩水。一次,我抵挡不住诱惑,又被小伙伴叫去河里玩水了。母亲知道后,立即拿着一根小竹棍找到河边,左手把我从水里拉上来,右手的竹棍就落在我的屁股上。几棍下来,屁股虽然没有皮开肉绽,但也痛得让我长足了记性。我第一次见母亲这么狠,哭叫着“再也不敢了”,棍子才停下来。看到这一幕,小伙伴们惊呆了,纷纷爬上岸,穿衣回家。到秋季开学时,我被在村小学当数学老师的四叔领进了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母亲的决定。
二年级那年,刚放暑假,我叫上邻居小伙伴阿星,步行六七公里来到大姑家,拿到了日思夜想的小抄网。这是大姑让大姑爷专门为我做的。有了这把小抄网,到田头凼、小水溪捉鱼就顺当多了。我兴冲冲地拿着它跑回家,母亲马上批评我:“你去大姑家怎么不说一声,走丢了咋办?”并对我约法三章:假期不能只顾玩,不能天天去捉鱼,要好好学习功课。有了小抄网,捉鱼效率很高。小伙伴们很羡慕,一去捉鱼就叫上我,想借我的小抄网用用,过过手瘾。母亲见我沉迷捉鱼玩耍,又批评了我一顿。过了几天,我又偷偷拿着小抄网跟大家去捉鱼。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小抄网不见了,怎么找也没找到。母亲告诉我,它被扔进炉里,变了灰烬。我走到灶台边,看见烧剩的铁圈,就大哭大闹起来。母亲却不理我,只是说:“玩物会丧志的,农村孩子要好好读书才有出息!”这句话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我的脑海里。经此一事,我收拢心思,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母亲出身于穷苦人家,没上过学,识字不多。但是,她很重视子女的学习,平时家务、农活基本不让我们四姐弟干,只让我们专心学习功课。她希望我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跳出农门。后来,大姐当了老师,二姐读上中专,我也考上大学,实现了父母给我们定下的目标。
参加工作后,我住在市区。每到周末,我都要回一趟相距20多公里的老家,与父母相聚。起初我搭班车回去,后来买了辆摩托车,来回就更方便了。每次见我回家,母亲都很高兴,总要问我工作是否顺利,嘱咐我做事要勤快。还未到下午4点钟,母亲就开始忙着煮晚饭,为的是让我早点吃饭。我一吃完饭,母亲就催我早点回城,叮嘱我路上小心。我结婚后,每次与妻子回老家,母亲依然如此。在她眼里,我始终是一个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这份沉甸甸的母爱,一直陪伴着我走过每个春夏秋冬。
母亲一生基本在乡下度过,有着乡下人的淳朴和勤劳。她首次进城,是我的新居进伙时。工作几年后,我东挪西凑,筹钱买了一套两房一厅的小商品房。买房的钱里,有五千元是母亲硬塞给我的,她说:“儿呀,我只能出这点力了。”我知道,这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房子简单装修后便入住,母亲按农村的习俗,办了个简朴的仪式。我想接她到城里一块生活,她却一口回绝了,说习惯在村里住。直到我结婚生仔后,为了帮忙照顾孙子,母亲才进城和我们一块住。
那天,母亲是在大姐的陪同下坐班车来的。她一上车就觉得头晕,很快就吐了。大姐说,母亲吐得很厉害,脸色发青,浑身乏力。到了我家,我见母亲无精打采的样子,很担心她,让她喝点水,休息一下。但是,母亲一见到孙子,就忘记了晕车,抱起孙子舍不得松手。
我儿子上幼儿园后,闲不住的母亲又闹着回乡下了。她回到村里,捡了村前南面几块丢荒田种菜,有七八分地。整理好地块后,母亲找人在田头边打了一口手摇泵压水井,就按季节种上时令瓜菜。不到一个月,这几块丢荒田开始长出绿油油的蔬菜。周末,我常带着妻儿回老家,一到村边几乎都能看见母亲在地里忙碌的身影。回城时,母亲总是摘一大筐新鲜的瓜菜,让我们带回家。我和儿子十分喜欢吃这些菜,因为这是母亲用土杂肥种出来的,脆嫩爽口。对此,母亲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每次从老家回来,冰箱都会被蔬菜塞得满满的。
母亲总是不断地给我鼓励,不管我是牙牙学语的小孩,还是工作多年的成年人。我到不惑之年时,母亲正好74岁,我贷款买了一辆小车。周末,我开着新车带上妻儿,不紧不慢地回到老家。回到村的闸口时,我停好车,刚好母亲经过这儿。母亲见到我一家子从车上下来,十分惊喜。她走到车前,仔细打量了一下,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叻 (阳江方言,‘聪明能干’之意)!”其实,自几年前拿驾照后,我就没有摸过车,更别说开车了。拿到新车这几天,虽然朋友带我走了几趟,但我开车时全身紧张,小心翼翼。听到母亲称赞,那一刻,我像小学生受到老师表扬一样,感到很自豪。
然而,怎么也料想不到,过了两年,母亲在一次下楼梯时不慎跌伤,竟然迈不过这个坎。那天,我接到电话,马上赶回老家。看到母亲十分痛楚的样子,我十分焦急和担心。我与大姐、大哥把母亲送到城里的医院,检查显示左股骨颈骨折,医生建议做手术。由于母亲患有高血压,血压不稳定,需住院治疗。母亲当时情绪很低落,她总是说自己拖累了子女,不想治疗。她的胃口也很差。我和大姐、二姐陪在她身边,开导她、鼓励她,让她树立起治疗的信心。手术前一天,我从家里带饭给母亲吃,她吃得很开心。谁知,第二天母亲被推进手术室,一个多小时后,医生出来对我们说,患者心跳突然停止,正在抢救中。又过了两个小时,医生宣布抢救无效。这个残酷的消息如晴天霹雳,我们觉得天都要崩塌了,任凭我们怎么哭都无济于事。母亲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是我最惨痛的一次经历。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第三天就是中秋节。圆月高挂天空,合家团圆之际少了母亲,全家人还沉浸在悲痛中。那个中秋节,成了我人生中最悲凉的节日。每当想起母亲,我心里会有一阵刺痛,泪水也忍不住流出来。
母亲离开人世已有十三个年头。行文至此,夜深人静,倚窗而立,我看到半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阵秋风吹来,记起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不禁又怀念起母亲,心中依然隐隐作痛。但愿母亲在天堂过得舒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