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菜市场时,见一摊位上的菱角很有特色,我连忙拿起手机拍照,摊主也帮忙把菱角摆好。我对她说:这个菱角真像水牛角。她说,北方人看到这尖尖角,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但为什么菱角要长角,而且像牛角一样呢?网友说这个是因为菱角长在牛粪上。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上网查询资料获悉,菱角之所以长角,一是为避免被鱼和鸭子吃,二是为防止被水冲走。
说起菱角,立即引起了我的回忆。我的家乡,处处是荷塘菱池。荷花映日,碧水泛波。故乡的夏天很热,七八月正是放暑假的时候,这段日子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日子。每天都是在外面疯玩,爬树、游水、抓知了、挖泥鳅……印象最深刻的当然就是采菱角。每到夏天,在离家不远的水塘里,就会生长出许多野生的菱角,菱叶翠绿,蓬松开来,开着黄色的小花。等到成熟的时候,站在池塘边,放眼望去,满目的青翠,但看不到菱角。只有把菱叶翻起来,才能看见那些挂在紫红菱茎上的小菱角。家乡的菱角,有一种很大,像两个弯水牛角对接在一起。另一种很小,也就是我家不远池塘里生长的,三角形的。
菱角都是漂浮在水面生长的植物,菱角成熟了,我们站在水边,捏着藤蔓,慢慢提起来,就可见几个菱角露出水面。我们迫不及待地摘下菱角,张口就咬。尽管那果壳有些涩口,但里面的果肉青嫩爽口。池塘中间大片的菱角却没人能够得着。看着大片的菱角藤蔓随风轻轻地翻起叶子,那些小菱角似乎在勾引着我和小伙伴的味蕾。
这时候,我们就会缠着家里的大人,撒娇地要他们去摘菱角给我们吃,那时我记得,我大哥就从家里拿出一个脚盆,他把脚盆放在水塘中,人坐在脚盆中央,拿着耙子,用手向池塘中央划去。当他看到一片菱角时,他将耙子伸到水里,一串串菱角被勾上脚盆中,然后再划到岸边,再把菱角倒在岸上,我们很快一抢而空。尽管夏日炎炎,可是这美味爽脆的菱角,能够让我们品出一份清凉。菱角越来越多,吃不完的就用袋子装起来,带回家煮熟了吃。煮熟了的菱角,外皮就变黑了,一口咬下去,里面粉扑扑的,滋味又不一样了。怪不得它还有个外号叫“水中落花生”呢。这时候,小伙伴们会边吃边唱着:菱角儿,两头尖……
轻哼着儿歌,我又想到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本是乐府古曲,起源于江南水乡。王昌龄在唐天宝七年(748年)被贬到龙标(今湖南怀化洪江市黔城镇),在东溪的荷池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被眼前清纯自然之美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采莲曲》。
诗的前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场景,同时勾勒出她们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荷叶和罗裙的颜色相同,被巧妙地比喻为“一色裁”,人与荷叶融为一体,既表现出她们如荷叶般清纯,又赞美了采莲女的勤劳和心灵手巧;而采莲女的脸庞正如这荷包一般粉嫩,仿佛两瓣荷花盛开在粉腮,也暗示了她们的美丽和纯洁。接下来的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则通过描写采莲女的歌声在池中回荡,让人感到她们的快乐和自由。
古诗通过描绘采莲女自由的劳动过程和天然的美貌,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赞美和喜爱。在描写采莲女的美貌和劳动场景时,表现出一种自然、朴素的美感。诗中的比喻和描写朴实贴切,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清纯美。这种美不就是我小时候看到采菱时那种情景吗!这首《采菱曲》是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现在也是我辅导小孙子的学习材料。
菱角古来有之,既有诗情画意,又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用。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清暑解热、补脾益气、促进肠道蠕动的功效。
想到这里,我称上两斤新鲜的菱角,提回家去。与家人们慢慢品尝故乡的滋味以及故乡留给我们的深深眷恋与割舍不去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