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岛的东面是浩瀚的南海。风从南海来,从遥远吹来,日夜不停地翻波逐浪,奏响美妙而多情的乐曲,让人浮想联翩。海浪却在暗箱操作,一浪一浪把海沙推上岸边。海退潮了,岸上的沙干了,经风一吹便散落在岸上。长年累月,南三岛的东岸堆积起十数公里长数公里宽的浮沙带。
曾几何时,海风带着野性掠过沙带,推着沙丘移动,风裹挟着沙尘,掠过田园,掠过村庄,东岸一带的村民深受其苦。必须植树造林,滤风固沙,岛民才会安居乐业。据史料记载,南三岛自明朝起便有人居住,此地设为南三都。明清时期,风沙依然如故。民国时期,风沙依然如故。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党和政府急民之所急,率领岛民战干旱,冒寒暑,在东海岸的浮沙带上种上木麻黄树。此树十分适宜海边沙地生长,数年后,一条十数公里长郁郁葱葱的林带长成。这条林带是一道绿色长城,从此风沙不再,它的守护让岛民安居乐业。这条林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装点在南三岛的东海岸,让海岛仿佛围上一条翠带,美丽多姿。这条林带是鸟的乐园,无数的鸟栖息于翠绿丛中,尤其是那白鹭飞翔于林带之上,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这条林带是一道厚重的人文景观,它铭刻着南三人民改造自然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条林带闻名于世。众多文学艺术大师来过,冰心在《湛江十日》里对林带给予极大赞美;关山月以林带为题材创作了名画《绿色长城》;赵朴初挥毫写下了《满庭芳·木麻黄赞》;田汉、陈残云、周立波等观赏林带美景后也留下了优美的诗文。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团来过,他们称赞这是一座绿色的丰碑。
海风依旧,海面依然波翻浪涌,但并不依旧,这道林带改变了海风的“野性”,它穿过林带之后尘不再扬,而是清新湿润,吹过田园,庄稼乐而点头;吹过村庄,人们舒畅淋漓。尤其是在暑热的夏天,海岛上的气温总比内陆地区低,总感觉海风是清新的。
在岁月的长河中,人们不仅看到海风的野性,植树造林以调理,还看到它巨大的能量。你看,它摇荡大海,推波逐浪,日夜不息,永不休止,何能如此?人们看到它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称之为“蓝天白煤”。有关资料显示,地球上的风能资源约为每年200万亿千瓦时,比地球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在风能中海风要丰富得多。
其实,中国人利用海风作为动能已十分久远了。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帆船始于战国,发展于隋唐,宋元进一步改良发展至巅峰。由于风帆的发展,才开辟出了海上丝绸之路,出现了郑和浩浩荡荡下西洋的壮举,有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诗篇。风车是从船帆发展起来的。两千多年前,中国人首先发明风车,用它来提水、磨面,替代繁重劳动。12世纪风车才传入欧洲,可见中国人利用风车的历史要比外国早得多。
南三的岛民利用海风作为动能也已久远了。南三岛过去有许多帆船,海风通过帆给船以动力,或在南海上打鱼,千帆竞发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或在海面上运输,向南可达东南亚,向北可达吴川、茂名、广州,推动了南三岛经济的发展。
南三岛的盐业发展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明朝起南三岛便有盐场,也很早建起风车提取海水晒盐,减轻了盐民的劳力负担。新中国成立后,海岛建起南三盐场,规模颇大,立起一架架风车就是一道风景。因海岛周边的海水品质好,所产成盐产量高,质量优,口感好,远近闻名。海岛通电后便改用电机抽水了。
进入新时代,又利用海风发电,让风能变为电能。2000年6月,湛江发电厂在南三岛东海岸兴建“南三岛测风塔”,为开发南三岛风力发电场作前期准备。根据测试资料显示,南三岛东海岸具有风力发电的优良条件。
以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为重心的华能公司经过论证,决定选址南三岛东海岸建设风电场。因南三岛未来发展规划为以旅游业为龙头,东海岸为发展旅游项目的重要地带,经双方协商,风电场项目安排在东北面,既不影响发展旅游业,又可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2013年,风电项目在南三岛东北海岸动工兴建,规划装机容量为49.5MW,总投资4.6亿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在海岸上耸立起13架巨大的风车,风车高100米,扇叶长50米。要是在晴天,老远便可见这转动的风车,可说这是南三岛上的一个标志,也是一种风景。风车巨大的扇叶看似慢悠悠地转动,但带来清洁环保能源,通过电缆源源不断地送出电力,送去光明,送去生产力,推动生产发展,催生了绿色产业。
风力发电场的前面是浩瀚的碧海和绵长的银滩,上面是蔚蓝的天空和悠悠的白云,身后是高低错落的绿林。海风正是为了这碧海蓝天,而使劲地吹动着风车的扇叶。南三岛定位为旅游岛,计划吸收国内外风电场旅游建设的经验,结合原生态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打造集考察、旅游观光、科普宣传为一体的“风电主题公园”,与旅游开发有效融合,形成特色旅游景观。
风从南海来,历经漫长岁月,不知疲倦,不停地演奏着大海的主旋律,它又在编著着一部绿色发展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