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回了趟广东老家,和父亲一起去探望了一位久违的朋友。父亲一直很想他,奈何因各种原因,父亲只好把这份思念留在心底。告别的时候,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一包新会陈皮。
我把陈皮带回家中,闲时用来煮绿豆沙,那是我的最爱。重新品尝到家乡的美食,童年的味道带着我的思绪回到了几十年前,少时的记忆犹如照片一样在脑海里重现。
20世纪80年代初期,10岁出头的我,跟着父亲去交公购粮。一辆板车,5大麻袋精选的优质稻谷,粒粒饱满圆润,超负荷的板车被压得喘不过气……车上还放着父亲从山上砍下来的一根长六七米的竹竿。
从家里到镇上大约10里路,要经过两条长长的陡坡。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我竭尽全力地推,在前面拉扯的父亲,腰弯成弓一样,身体向前倾斜着,肩上的带子压出深深的凹陷……也许,我的“竭尽全力”对于一个10岁出头的小女孩来说,只是在拼命地赶路,并没能减轻父亲的重担。
到镇上交公购粮的农民排着长长的队伍,早稻米在农历六月成熟,这是一年最热、最忙的季节,太阳炙烤着大地,父亲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时不时用来擦拭脸上的汗水……
粮所的工作人员验收完毕,示意我们往仓库送去,粮所好大,有很多个谷仓,我们拐了几个弯又走过一条长长的过道才到达指定的谷仓。那时候没有叉车,没有铲车,卸粮就靠着肩膀和双手。父亲把板车上的稻谷卸了下来,然后用那根长长的竹竿,父亲在这一头紧挨着麻袋,我在另一头离麻袋远远的,踩着谷堆抬到上面去,到顶部才把谷子倒出来。这种艰苦的历练在我稚嫩的世界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上了初二,上物理课才知道这是杠杆原理。
一次交5麻袋稻谷,至少500斤,要交两次才能完成公购粮任务。
从粮所出来,是最轻松的时刻,父亲带着我往集市上走,途经十字街口时,有个伯伯在卖吃的,桌面和我差不多一样高,上面放着一个瓦煲,看不到什么东西,只闻到一股浓浓的清香,我止不住地咽口水……父亲说这是最正宗、最好吃的陈皮绿豆沙。那是我第一次尝到如此好吃的绿豆沙,清甜顺滑绵密无渣、气味芳香……
时隔40多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早已取消了农民交公粮这一制度。但童年生活中的板车、金灿灿的稻谷、长长的竹竿、陈皮绿豆沙……依然记忆犹新,父亲高大的影子,就像那根长长的竹竿,撑起了我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