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书信,和亲人、朋友分享幸福,幸福就会像一朵渐次绽放的栀子花,馨香四溢,馥郁芬芳……
清楚记得我写第一封信时的幸福情景。那是五年级升初中的暑假,到大队部开干部会议的生产队长跑到我家报喜讯:村里共有八个五年级学生,仅我一人考取了中学。当晚,兴奋的我守着一盏煤油灯,给远在县城服装厂上班的姐姐写下我平生的第一封书信。我用激动的文字,语无伦次地表达那份激荡在小小少年心中的那份得意、喜悦和幸福。姐姐很快给我回了信,说要买牛仔裤和白运动鞋嘉奖我。天呀,这是当时最流行的着装啊。真可谓喜上加喜。尽管几十年过去了,第一封信带给我的幸福感一直记忆犹新。上中学后,每次考得好成绩,或是遇到什么幸福的事儿,我总会写信告诉姐姐,八分钱的邮票就能让一份幸福变成两份。
三年后,我进城读高中,也算“背井离乡”吧,写信渐渐多了起来,给乡下读书的弟弟和妹妹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给初中老师和同学们写信,传递一份份问候,诉说着一个懵懂的乡下少年眼里心中有关城市的人和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幸运的我通过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的高考关,到外地上大学。当时学业相对轻松,闲暇较多,我就写信告诉亲朋好友“我的幸福”,倾诉一个游子思乡、念旧之情怀。可以说,写信、盼信、读信,成为那时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我,怀揣一纸介绍信来到一所偏远的山村学校,传道解惑,教书育人。身份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让初出茅庐的我激动、喜悦和幸福。同时,又因现实的景象和青春的梦想差别甚远,一颗曾向往高远的心充满莫名的怅惘和伤感。身处偏僻的山村校园,每每夜晚来临,我常常就着一缕温黄的灯光,给故乡的亲人和远方的师友写信,分享初为人师时的喜悦和幸福,也分解着那份淡淡的迷惘、孤寂与苦闷。
不久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和爱人相遇、相知又相恋。那时,我俩工作地相隔二三百里远。尽管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之苦楚,无奈交通不便,只好把无尽的相思之情倾诉笔端,采一枚邮票载去传来。鸿雁往来间,两个人的感情日益升温、浓烈。两年后,两颗相爱的心终于走到一起。洞房花烛之夜,我将两年来爱人写给我的近三十封书信完好无损地呈献于她的眼前。没想到爱人竟也从她陪嫁的梳妆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沓我写给她的书信。刹那间,我们为双方这心有灵犀的真爱之举感动不已。从那一刻起,我们便约定,家里一切物什皆可抛弃,独独这数十封一路见证我们纯洁爱情的书信要保存到永久,让它们与我们的生命同存,让初恋的温馨沐浴平凡的一生,让爱情的火花点亮我们今后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后来,随着电话、手机的普及,书信渐次隐退至沟通、交流的边缘地带。“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似乎已是泛黄的温情记忆,偶尔闪现心头,慰藉一缕怀旧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