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时,整天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业余文化生活并不丰富。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机,就连收音机也凤毛麟角,一年半载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都会让人们高兴好几天。一旦谁买了一本小人书,周围的人都争相借阅。
赶在农闲时,会组建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搞得红红火火。在众多文艺节目中,我最喜欢三句半表演:四个人手持不同的乐器——第一个人是大鼓,第二个人是竹板,第三个人是铜镲,第四个人是铴锣。四个人站在台上有节律地敲打之后,前三个人都说一句押韵的台词,第四个人则是半句,仅一个字或一个词,既画龙点睛,又诙谐幽默,再加上表演者夸张的动作,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宣传队每隔几天表演一次,大家百看不厌,观众场场爆满。可惜农闲的日子太短暂,到了农忙时,文艺宣传队自然就地解散。
再就是正月里看秧歌了。临近小年,秧歌队就组建起来了,大家加紧排练。秧歌把式、鼓乐班子和秧歌队员,至少七八十人。从正月初六开始,秧歌队开始“送秧歌”。只要听到锣鼓声,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纷纷走出家门看秧歌。那些平时不出家门的农妇,抱着孩子,村前街后追着秧歌队跑,不想错过一年仅一次的娱乐机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与更丰富的娱乐生活。
记忆里,差不多每年都有表演杂耍的人,游走于东北的城镇乡村,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既有动物表演,也有小皮影,还有专门表演魔术、表演杂技的……在我们屯儿,我第一次见到走钢丝表演,大家都觉得惊险、神奇、刺激,从而津津乐道。
在东北的乡村里,有这样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把人们对二人转的喜爱,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前,只能在收音机里听二人转曲目,后来,一些二人转的草台班子开始走进村屯,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新鲜与活力。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农民文化节”活动,深切感受到当今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红火。
在往返途中,我有两个新发现:一路走过的村屯,清一色是柏油路或水泥路,宽阔、平坦、干净;晚上回来时,几乎每个村屯都有锣鼓喧天的秧歌队和欢快的广场舞表演,一派喜庆祥和的欢乐景象。
凭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农安“巴吉垒诗乡”在发展与传承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艺人才。
我听说,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巴吉垒的诗歌创作高潮迭起,涌现出一大批农民诗人,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在20世纪60年代,被国家命名为“巴吉垒诗乡”,农民诗人王振海曾作为代表,参加了全国“群英会”。盎然的诗意,已经在这个小镇上流淌了多年。
德惠有个郭家镇“泥香书院”。十年间,他们借“书香”培根铸魂,提升农民文化素养,赋能乡村振兴。走进泥香书院,我看到书架林立,一本本书籍、杂志摆放整齐,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弥漫,在召唤……
早在双阳工作期间,我就知道齐家镇有个曙光村,那里民风淳朴,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和文化活动氛围。
今年十一假期,我应朋友之邀,来到曙光村。独具特色的建筑,让人眼前一亮。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文体广场、双阳区特产展览馆已经相继落成。
走近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看到了田成方、渠成行、林成带、路成网;看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坐着稻田里的小火车,便可欣赏一望无际的良田……令人心生喜悦,赞叹不已。
离开的时候,再次路过“一池、一山、一秋千,一沙、一廊、一喷泉”的文化广场,只见一些从外地赶来的游客,在宽阔的广场上,借助背景音乐,载歌载舞,令人不禁嘴角上翘,欣喜万分,因为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建设正合着祖国一日千里的脚步,在繁荣,在兴旺,在腾飞。
这一次“乡村文化节”活动,让我走进了乡村,惊喜地发现,我已步入一条文化的河流。这条河流自远古而来,流淌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吟诵着一曲乡村振兴的美丽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