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天气预报说,晚上的气温将会断崖式下降,冰封大地,菜园的收尾工作还未做完呢,于是,午饭后我急忙来到菜园,先是又种了一畦大蒜;接下来,给未吃完的生菜搭了个暖棚,把剩下的小白菜连根拔起,放进屋子里,把还长在秧上的南瓜摘下来;给透风漏气的鸡舍保保暖,给坑里的大白菜盖上干草和玉米秸儿;摘下还挂在树上的锯子,收起散落在地上的农具……堆得比山还高的活儿,分秒未停地忙到了天黑,可是不知为什么,心却无比快乐,身忙心且闲,说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吧!我直起腰身,看着被风刮得有点昏暗的天,接下来的日子,我还有很多的活儿要做,今天干的只是一少部分,豆荚未剥,玉米未搓,紫苏的籽还未脱,想想这些活儿,是不是像在写诗、唱歌?
小时候,我经常跟母亲到地里种菜,对土地的眷恋早已深入到骨子里,也养成了爱劳作的习惯。所以,每每见到大地总是满心的欢喜。“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平原绣野,风和日丽,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虽然时代远去,但这劳动的画面,是不是依然让人怀念?
农耕文明是我们的传家宝,自古便有天子籍田,百姓耕种的传统。勤于动手,更是我们不可丢弃的美德。勤劳永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品格,才创造了世界上的无数个“之最”。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生活困顿,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申请了一片闲置的荒坡地,苏轼亲自耕种,“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有了这片荒地,苏轼一家才得以渡过难关。土地,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何时,都不要轻言放弃,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信条。
看天色已晚,我回家准备晚饭。正在做饭,好友来电:“姐,大白菜这样盖行不?”她顺便发来图片给我看:“坑子里的大白菜,弄不好会冻的。”“嗯,行。”我回答着。每年冬天来临,我和好友都爱在菜园里各自给大白菜挖坑保存,这样,既保护了白菜的活力与鲜爽,又不易腐烂。“园有桃,其实之肴”,有了大白菜,再冷的天也不怕,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沙乡年鉴》中写道,一个不曾在农场生活过的人,可能会产生两种错觉:一是,你会认为早餐的食物是从食品店里买来的;二是,你会以为暖气都是暖气炉供应的。为了避免第一种错觉,你必须有个园子,里面栽种各种蔬菜和果树,最好是远近都没有食品店,免得食品店扰乱你……读了这些文字,是不是也会引起你的共鸣?闲来无事,常去田地里走走吧,它会告诉你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长在庄稼上,藏在四季变换里,大道至简,简而易知。如果读不懂圣贤的书,说明你还不够了解大地。
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践才能感知一切,这也是我爱上菜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