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带儿子参观留青竹刻馆,感受我国的竹刻文化。
一进馆内,我们就看到诸多的竹刻制品,线条浓淡有异,画面意蕴无穷。突然,一幅竹刻吸引了我的眼球,上面刻着王从叔《浣溪沙·梅》中的名句“乾坤清气化生来”,画中老梅的主干雕得非常特别,我驻足观看许久。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那段与爷爷一起学竹刻的时光。
犹记得那天,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爷爷的工作台上,又调皮地跳到爷爷的肩头。爷爷整个人好似镀了一层金,很是耀眼。我轻轻移动脚步,走到他的身旁。只见他用切刀切线,用铲刀铲底,切刀和铲刀在他手上来回替换,来回滑动。不多时,造型优美、形神兼备的老梅便跃然于竹筒之上。
看到这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我萌生了和爷爷学竹刻的想法。我也想在竹片上刻出花香鸟语,刻出岁寒三友。于是,我便央求爷爷教我。爷爷没有立即答应,直到我念叨多次后,他才笑着对我说:“丫头,学竹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耐心,有定心。决定好后,再和爷爷学。”那时的我还生气,觉得爷爷小瞧我,我既然要学,就肯定会坚持下去的。
次日一早,我来到爷爷的工作室。打开窗户,就见得清风拂过,竹林摇曳,就闻得竹香淡雅,沁人心脾。我深呼吸,右手拿起切刀,左手拿起爷爷已经描好图的竹筒,学着爷爷先前的做法,慢慢抠去多余的竹青。许是不得要领,需要的部分也老是会被我抠掉。几次下来,我失去了大半的信心。
过了没多久,爷爷也来到了工作室,看到工作台边垂头丧气的我,便径直走到我的跟前,在我身旁坐下。他摸了摸我的头,耐心地对我说道:“竹刻切边时一定要高度专注,刀锋稍微偏一点,都会影响整体效果。铲底时,千万不可以伤到肌理,铲到1.5毫米左右比较合适。”爷爷握起我的手,让我感受手上的力度和铲在竹片上的厚度。看着我渐渐做得有点模样了,爷爷便松开我的手,又再三提醒我不要轻言放弃。
此后我一直记着爷爷的话,只要得空就会拿竹片反复练习雕刻。我握着刻刀,认真地在竹面上描、刻、挖、刮。刀尖不断翻卷起竹青,毛茸茸的竹皮从竹面滑落,竹肌也渐渐平滑如镜。经过一段时间的雕刻,我终于能在竹筒上刻上一朵还算雅致的梅花。
后来由于学业压力加重,加之爷爷离世,我便不再雕刻了。可我仍旧喜欢竹刻制品,仍旧敬佩和爷爷一样的竹刻艺人。我深知这些竹刻手艺人们一直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传承着这项古老的技艺,让这些文化瑰宝得以延续。